商检失职罪 解读商检失职罪

  商检失职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部门、机构的正常活动及国家其他有关机关的正常活动。下面由爱华网小编为你详细介绍商检失职罪的相关法律知识。

  解读商检失职罪

  罪名解析

  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所谓国家商检部门,是指国务院商品检验部门,即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所谓商检机构,是指国家商检部门设在各地的进出口商品检验机构,即各省、市、自治区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在国家商检部门或商检机构指定的检验机构中工作的人员,如果有徇私舞弊,伪造检验结果的行为,也应以商检失职罪论处。


解读商检失职罪

  法律规定

  第四百一十二条第二款 前款所列人员(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编者注)严重不负责任,对应当检验的物品不检验,或者延误检验出证、错误出证,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立案标准

  根据1999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施行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的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因不检验或者延误检验出证、错误出证,致使依法进出口商品不能进口或者出口,导致合同、订单被取消,或者外商向我方索赔或影响我方向外商索赔,直接经济损失达30万元以上的;

商检失职罪 解读商检失职罪

  (2)因不检验或者延误检验出证、错误出证,致使不合格商品进口或者出口,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

  (3)3次以上不检验或者延误检验出证、错误出证,严重影响国家对外经贸关系或者国家声誉的。

  危害:如果商检失职,致使不合格的商品进口或出口,或者合格的商品不能进口或出口,就会损害我国的经济利益,破坏对外经贸关系,甚至影响我国的国际声誉。

  相关阅读:

  商检失职罪的具体表现

  不检验

  (1)对应当检验的物品不检验。

  根据《商品检验法》[2]第5条规定,对于《商检机构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种类表》中所列的商品(除经收货人、发货人申请,国家商检部门审查批准可以免检的外),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出口商品,必须经商检机构或者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指定的检验机构检验。应当检验而不检验,并出于过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则即构成商检失职罪。应当检验而不检验,既包括根本不作检验,又包括虽然检验但只对部分物品及内容进行检验,即不对应当检验的进出口商品就其品种、质量、规格、数量、重量、包装以及是否符合安全、卫生要求等作全面的检验。

  误检验

  (2)延误检验出证。

  其是指虽然对应当检验的进出口商品进行了检验,但由于工作拖拉而致商品检验出具结果超出了法定的商品检验出证的期限。此时,只要超出了时间,不论其检验结果是否出错,都可构成商检失职罪客观行为。根据《商品检验法》规定,对进口商品,应当在对外贸易合同约定的索赔期限内检验完毕,并出具检验结果证明;对出口商品,则要求在不延误装运的期限内检验完毕,并出具检验结果证明。

  误出证

  (3)错误出证。

  是指对应检商品进行检验后所出具的检验结果证明内容错误,与被检商品的客观情况不相符合,如把合格检验为不合格,不合格又检验成合格等。既可以是检验的全部内容不符合事实,也可以是其中的部分内容,如规格、数量、包装等部分内容不符合事实

  商检失职罪居结果犯,只有使国家利益过受重大损失的,才构成犯罪。所谓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一般是指大批出口商品被退回,或者给予外商巨额经济赔偿;大批合同订单被取消;或者进口不合格商品不能使用、销售;严重损害了对外贸易关系;使国家的声誉受到严重影响等等。

  看过“解读商检失职罪”的人还看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5967771/336523277.html

更多阅读

失职渎职罪的认定定性处罚 失职渎职罪量刑标准

渎职罪和失职罪,都是不尽职,都是主客观上存在罪过。第一,行为人在主观上明知自己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行为会产生危害后果而有意实施(含监督过失);第二 ,客观上实施了失职渎职的行为,因失职渎职而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后果。包括几个

生产销售假药、劣药罪解读 销售劣药罪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类犯罪中大部分罪名把伪劣产品划定为一个罪名,却把生产、销售伪劣药品却划分为两个罪名。 《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了生产、销售假药罪:  《刑法》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了生产、销售劣药罪: 什么是假药?假药,顾

声明:《商检失职罪 解读商检失职罪》为网友简单的等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