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阿司匹林,但又不是真正了解。
在心脑血管疾病早期治疗阶段,阿司匹林是基础药物,地位不可动摇,使用方法也无可争议。可是,在尚未发病时,考虑到危险因素,哪些人应该服用阿司匹林?哪些人又应该注意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走近阿司匹林。
爱华综合配图
阿司匹林无病强身?
有人告诉我,有个养生保健节目很火,里面的「砖家」建议所有老年朋友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说「有病治病,无病强身」。
随着年龄增长,人的畏死之心愈盛。老人家们热衷于保健养生,本是人之常情。可恨太多无耻之徒,以保健之名行骗。一定要让老人们科学认识疾病和药物,不要道听途说,以偏概全。
近几年,阿司匹林在一级预防的地位已经有所降低。所谓一级预防,即患者存在危险因素,但还未发病。2014 年日本一级预防项目「JPPP」研究发现,每日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并不能使心血管疾病的低危和中危人群明显获益。美国 FDA 综合了大量的研究数据后,也不推荐阿司匹林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
而且,阿司匹林还有很多副作用,不能随意吃。
阿司匹林的副作用和应对方案
阿司匹林最大的不良反应就是胃肠道症状和出血倾向。
很多人服用阿司匹林后或多或少有反酸、食欲差、腹胀、腹痛等症状,因为阿司匹林会抑制一些保护胃粘膜的激素的合成,严重时会引起胃粘膜糜烂,导致上消化道出血。
阿司匹林并发消化道出血怎么办呢?
别紧张,大多没有生命危险。去看医生,及时停用阿司匹林,加用止血药,一般很快便会好转。如果出血,做两件事:一是胃镜检查,二是请医生评估有无继续服用阿司匹林的必要。对于出血风险高又必须服药的朋友,可考虑适当加用PPI 类药物「如埃索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及胃粘膜保护剂「如硫糖铝」。
阿司匹林的其他副作用还包括:尿酸增高、药物性皮炎、过敏性哮喘、抑制凝血功能、性功能减退等。
阿司匹林哪些人该服用?
已经发生过心脑血管疾病和极可能会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都该服用阿司匹林。
发生过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果没有禁忌,应该终生服用阿司匹林,药不能停。
抗血小板的药不少,除了最接地气的阿司匹林,还有氯吡格雷、替格雷洛等。冠心病患者,可能会需要在阿司匹林基础上结合服用氯吡格雷或替格雷洛一年左右,除非有禁忌症或严重并发症,阿司匹林是真正应该长期服用的。
心脑血管疾病高风险人群也建议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哪些人属于这一类呢?
一、符合下列三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建议服用:
男性超过 50 岁或女性绝经后;
高血压;
早发心脑血管病家族史;
吸烟者。
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三、高血压合并慢性肾功不全。
四、经医生评估 10 年内心血管事件风险大于 20%。
阿司匹林怎么吃合适?
阿司匹林的标准剂量是每天 81~162 mg,一般每天 100 mg 足矣。
市面上有两种阿司匹林,一种是普通的阿司匹林,另一种是肠溶型阿司匹林。普通的阿司匹林在胃液中溶解更多,可能引起更强的不适反应。
但是,不同品牌的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副作用也有差异。在模拟胃酸实验中,有些阿司匹林肠溶片的溶解度接近 10%,尽管这也符和国家肠溶片剂模拟胃酸中 2 小时溶解率小于 10% 的标准,但阿司匹林在胃液中即使只是少量溶解,仍会有一定胃刺激症状。较好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在胃液中溶解度更小,引起胃肠的不适更轻微。如果经济上不是十分困难,我推荐大家可以选择大品牌的阿司匹林,一般十几元够用一个月。
一般来说,阿司匹林肠溶片空腹时服用效果最好,但每天服用的剂量很关键。有明显胃肠道反应的人,建议咨询医生具体服药方案。
心血管疾病阿司匹林不能少
阿司匹林与青霉素,安定同为世界三大经典药物。青霉素大大降低了全球因感染而死亡的人数;安定的重要性则主要体现在改善睡眠;而阿司匹林的贡献是:大大降低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
发明之初,阿司匹林本是解热镇痛药,大剂量使用能缓解急性炎症反应。随着更多长效、副作用更小的解热镇痛药问世,阿司匹林淡出了解热镇痛的江湖,却在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领域大放光芒。
镇痛消炎的阿司匹林为何会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呢?
当我们的血管损伤时,血管内的血小板会聚集在损伤处,长出很多「触角」,抱成一团,促进止血。但是,假如血小板在血管内聚集,就可能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心梗、脑梗。而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达到抑制血栓的目的。
阿司匹林这些人服用需谨慎
对于没有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普通老年朋友,长期服阿司匹林,不是益寿延年,而是处在各种副作用风险中。所以,没事天天吃,有意思吗?
特别是以下几类人,服用阿司匹林应慎重咨询医生意见:
哮喘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出现剧烈哮喘;
有胃出血、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系统病史者;
需要拔牙或手术的人,在术前一周也应该停用阿司匹林。
最后想说,阿司匹林质优价廉,百年老药,值得信赖。
但阿司匹林不是保健品,不能全民普及,请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没病的人别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