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贵州贵阳甲秀楼
甲秀楼位于城南南明河中的一块巨石之上, 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按照原貌修复的甲秀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楼高约20米,三层三檐攒尖顶,雕梁画栋,华丽宏伟,底部用贵阳郊区的赭红石作基脚。门窗为细木条镶冰纹花纹,刻有雄狮、龙凤、麒麟、花卉等图案,生动传神。原有四棵杉木大柱,外加漆膜保护。阁壁嵌有明清文人墨士题咏甲秀楼的题记碑刻和楹联匾额多方。登楼眺望,山川田野尽收眼底。远处峰峦叠翠,近处江波滚滚。甲秀楼借助浮玉桥与两岸接连。浮玉桥现在也整修一新,桥上还新装了12盏玉兰花形华灯。
新建的涵碧亭,座落在桥中部,高7.7米,宽3.6米,小巧玲珑,十分精致。亭的石柱上镌有清咸丰年间贵阳知府汪炳嗷的对联:“水从碧玉环中出,人在青莲瓣里行”。
二、山东聊城光岳楼
主体结构建于1374年(明洪武七年),是一座由宋元向明清过渡的代表建筑,系我国现存明代楼阁中最大的一座。它在形式上承袭了宋元楼阁遗制,在结构上继承了唐宋传统。光岳楼由楼基和主楼两部分组成,总高33米。楼基为砖石砌成的方形高台,占地面积1236平方米,边长34.5米,向上渐有收分,垂直高度9米,由交叉相通的4个圆拱门和直通主楼 50多级台阶组成。主楼为木结构,4层5间,歇山十字脊顶,四面斗拱飞檐,且有回廊相通。全楼有112个台阶、192根金柱、200余斗拱。楼内匾、联、题、刻琳琅满目,块块题咏刻石精工镶嵌,尤以清康熙御笔‘神光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