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掠过村庄
(1) 此时风声已息,老树的虬枝渐渐平复了内心的躁动,那些未落的黄叶絮絮低语着,扫除身体里落定的尘埃,一枚干瘪的老柿子终于扶正了自己钟摆一样的身躯,趁现在残阳未灭,余烬未消,它还想被暖暖地抚摸一会儿。只是它的想法很快破灭了,一只乌鸦飞过来,身子压得很低,一片阴影遮住了它心里最明亮的部分,这只乌鸦的后面,紧紧跟着另一只乌鸦,它们扇起的气流让树梢晃动了一下,那枚老柿子也晃动一下,瞬间沉没进乌鸦张开的无底的大网里。它说不清有多少只乌鸦掠过它的头顶,只知道它再次回过神来,夕阳已咣当一声落入村西的枯井里,四周一片黑暗。
(2)看到这群乌鸦的还有一群从村外回归的羊,它们踏进村庄的一刹那,感觉一阵阴冷的风袭来,抬头张望时,乌鸦们急速掠过村庄上空,像一块块黑色的破布在暗淡的天幕上抹过,划出一条条粗壮的黑线,而老树腋下的残阳薄得像纸片一样,乌鸦已擦掉了它金属的光泽。这群羊沉浸在这苍凉而雄浑的意境中,不觉停下了脚步,乌鸦没有在村庄上空盘旋,也没有落在那棵树冠庞大的苦楝树上,它们径自朝南飞了,飞过麦田,一片小黑点消失在浓稠的暮色中。
(3)村庄里现在安静得厉害,怕黑的羊卧在圈里不敢弄出一丁点儿响动,牛反刍完了最后一口落寞,那只流浪的狗吱嘎挤进门,把一束昏黄的光泼出了门外。我没有听到乌鸦在巢里翻身的声音、吵闹的声音、扑剌剌拍动翅膀的声音。这一夜我的梦里也出奇的安静,没有一只乌鸦的哀啼坠落枕边,溅起湿漉漉的星光。
(4)村庄的乌鸦都哪儿去了,我问自己。
(5) 我想到了那些炊烟茂盛的日子。清晨铁桶碰到井沿铛的一声,或者嘭一声掉进水中,这样的响声总会吸引那只槐树上的乌鸦,它好奇地打量着汲水的女子,盯着她身后的长辫子左看右看,而后嘎一声发出哑叫,像是打招呼,又像是情不自禁的赞美。汲水的女子抬头看到它披着一角夜色,乌黑的眼珠里藏满了挑逗,向它羞涩地一挥手,去,大鸟,去,老丑。那只飞走的大鸟就在村庄上空盘旋,一只吸引来两只,两只吸引来四只,直到汲水的女子穿过那片桃林,把一串落花远远的抛在身后;直到水缸已经装满,漾起一圈圈初春碧绿圆润的波纹。
(6)无论什么样的清晨,结霜的、下雪的、有雾的、晴明的,你都能看到乌鸦在树枝上蹦跳的身影,也无论什么季节,它们的嗓音都是略带沙哑的,但又嘎嘎嘎那么响亮,像敲一面破锣。
(7)这样的场景也是很常见的。比如农夫赶一头牛犁地,黄色的波浪翻滚着,泥土馨香的气息氤氲着,农夫的身后,几只乌鸦起起落落,或追逐嬉戏,或争抢一条新翻出的地豆虫,抢到虫子的张开大嘴扬起脖子迅速吞下,满足的拍怕翅膀飞走了,没抢到的用爪子刨着土,仔细的搜寻着,连一粒草籽也不放过。再如麦田里浪潮涌动,拍打村庄的船舷,发出唰唰的声响,麻雀贴着波浪低飞,蝴蝶像溅起的水花到处迸溅。一个稻草人头戴一顶破斗笠,支开的胳膊上落着一只乌鸦,这只乌鸦安详沉静,丝毫不为汹涌的波浪所动,丝毫不为微醺的风所动,它心中装满天地的广阔,装着风雷闪电、雾霭流云。它在和天地用心交流,和稻草人用眼神的默契交流。
(8)村庄的乌鸦都哪儿去了,我还在问这个问题。
(9)在一个小区的垃圾堆旁,我看到两只乌鸦啄食着发馊的残羹,它们津津有味的吃着,那么满足,那么自在,那么幸福。它们的巢就建在高高的信号塔上,从这里能看到五星大饭店的霓虹,能听到KTV跑调的唱腔,而车流就在它的房屋下面穿过,升腾起一阵烟雾和尘埃。这两只乌鸦无论如何极目远眺,都不能看到树林和花丛,雾霾已悄悄起身,弥漫了整个城市的上空。所以每当夜幕降临,乌鸦径自飞回巢里,它们不会在巢的上方一圈圈盘旋,嘎嘎嘎沙哑的叫着,或许它们知道,多么有力的飞翔,都不能把城市的夜空抹黑。
(10)从这两只城市化的乌鸦身上,我已经看不到泥土的光泽,看不到庄稼的成色,看不到天空的广阔和春天的多姿多彩,它们浸泡在铜臭和欲望的雾霾里,浸泡在钢筋混凝土的冷漠里,俨然退化为两只黑色的风筝。
(11)那群掠过村庄的乌鸦究竟飞到了哪里?这些懂得反哺的重情重义的鸟真的会背弃村庄吗?我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
7.第(10)段把乌鸦比作“风筝”,其中的含义是: (3分)
【解析】乌鸦本是自由自在天空中飞翔的,但是把它比作了风筝,风筝的特点是人制作的,被控制在人的手里,所以从共同点分析可得。
【答案】形象地展现乌鸦更加人工化,被人为控制,失去自由。
补充:(1)城市化、人工化、被人控制、远离自然;(2)失去自由、缺乏生机活力。答道一点得2分,答到两点得3分。
8.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1)段通过“老树”、“黄叶”、“老柿子”和“夕阳”写出了现实中村庄的衰败。
B.第(3)段画线句将乌鸦的哀啼视觉化,将星光触觉化,增加了语言的表现力。
C.第(7)段画线句描绘了乌鸦安详宁静,以及胸怀天地,与自然融合的场景。
D.第(11)段“我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是对城市化的乌鸦不能反哺的不满。
【解析】“我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是作者对乌鸦怀有的一份希望,不是不满。
【答案】D
9.简析第(4)段和第(8)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解析】句段的作用分为内容和结构两个部分,内容上包括概括文段内容、手法、主旨等。首先可以分析这两段包含的手法,然后概括两段内容,最后分析结构上的效果即可。
【答案】运用反复的手法,问“乌鸦哪里去了?”加强语气,强化主旨。
增加递进的效果,第(4)段引发作者对过去乌鸦与乡村和谐相融场景的记忆,第(8)段引发作者对乌鸦被异化现状的反思。
前后呼应,形成文章线索,使文章脉络更加清晰,结构更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