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倒春寒 倒春寒如何预防疾病

   倒春寒如何预防疾病

  初春气候多变,特别容易出现“倒春寒”的气候现象,引发身体各种不适,特别是体弱或免疫力低下的上班族,要特别注意养生防病。

  在一年四季中,气温、气流、气压等气象要素变化最无常的季节就是春季。经常是白天阳光和煦,让人有一种“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感觉,早晚却寒气袭人,让人倍觉“春寒料峭”。这种使人难以适应的“善变”天气,就是通常所说的倒春寒。

爱华保健知识配图

  基本标准:

  倒春寒的标准:农业气象试验指出,日平均气温≤12℃,维持期≥3天,如果降温伴随着阴雨,危害就更大,这是比较公认的指标。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心脑血管病发病增加。老年人热平衡的能力较差,其循环系统很容易受到倒春寒的刺激。交感神经受寒冷刺激后,兴奋度增高,全身皮肤表层毛细血管收缩,使血流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另外,天气突变会引起地球磁场的改变,诱发人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由于老年人及心脑血管病患者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可能发生血压突然升高、脑梗塞、脑出血或心肌梗死。

如何预防倒春寒 倒春寒如何预防疾病

  早春时节,一些爱美的年轻姑娘早早就穿起了裙子。但女性膝关节对冷空气刺激较为敏感,遭受冷空气袭击以后,关节局部容易出现麻木、酸痛等症状,久而久之,容易发生风湿性关节炎。

  容易流行呼吸系统传染病由于早春气候寒冷,空气干燥,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会受到直接影响,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可乘虚而入,造成流感、腮腺炎等传染病流行。资料表明,在冬春交替的季节,麻疹、白喉、百日咳、猩红热、气管炎等呼吸系统传染病的发病率,远高于其他季节。

  不同人群的健康预防:

  对于“倒春寒”使人体产生的不适,特别是对于有慢性疾病的人群以及老人,其预防方法:

  一是当气温骤降时注意添衣保暖,特别要注意手、口、鼻部位的保暖;

  二是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三是注意休息和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

  四是“倒春寒”期间多食些大蒜、洋葱、芹菜等食物。

  体质虚弱者和免疫力不佳的人要注意以下五点:

  一要适当“春捂”,不要因为气温暂时升高就马上脱掉冬装,早晚气温较低,要注意保暖。

  二要多吃一些健脾胃的食物,如含维生素、微量元素丰富且易于消化的鸡、鸭、瘦肉、蛋类、蔬菜、水果等。

  三要保证室内及时除尘通风,以减少和抑制病菌的存活和繁殖。

  四要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以改善心肺功能,使身体更好地进行调节,适应春季多变的气候。

  五要多喝水,这样不仅有利于保持血流畅通,而且可以预防呼吸道疾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6083871/190848997.html

更多阅读

雨水节气的由来 雨水 雨水-节气由来,雨水-节日概述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2月19日前后,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虽然这个节气开始冰雪融化桃花开,但冷空气依然活跃,昼夜温差较大,公众要注意保暖预防“倒春寒”

立春小常识 立春养生小常识 藏秘双宝身体健康好开端

“立春”,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做好春季养生,将是您健康一整年的美好开端。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很大,北方还是冰天雪地,南方早已春暖花开,所以南北方立春后的养生是不同的。养生谚语“春捂秋冻”,说的是早春季节不要急于把棉衣脱掉,预

初春养生三要点:春捂、养胃、护肝

爱华阅读配图   乍暖还寒要“春捂”  中医养生保健学中讲究“春捂秋冻”,即早春的时候不要急着脱掉冬装换春装,预防倒春寒。早春时常有寒冷气候的反复,穿着宜偏暖些。对调节能力较差的孩子、老人或体质较弱者来说,应根据气候

预防倒春寒 雨水防“倒春寒”招病

  立春过后,雨水临近,养生专家称,由于春季气候湿润,利于细菌繁殖,加之市民生活中疏忽大意,很容易让疾病有机可乘。  专家建议,这个时段应多吃一些健脾胃的食物;居室内应及时除尘通风,以减少和抑制病菌的存活和繁殖;适当做户外活动,呼吸

雨水节气如何养生 雨水节气如何保健养生

   雨水节气如何保健养生  眼看雨水节气就快到了,沉睡了一个冬天,将迎来万物苏醒。雨水节气养生固然好,但是需要注意的地方也有很多,那么,雨水节气如何健康养生呢?雨水节气养生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到文中看看吧!  尽

声明:《如何预防倒春寒 倒春寒如何预防疾病》为网友漃寞數煙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