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产妇会遇到一个尴尬的问题:生完孩子后没有奶水。面对嗷嗷待哺的婴儿,许多年轻的父母一筹莫展。
产妇为什么会缺奶呢?中医认为,乳汁是由气血转化来的。陈自明的《妇人良方》就说:“妇人乳汁,乃气血所化,若元气虚弱,则乳汁短少。”大家可能有过这样的感觉,凡是那些体态丰满、身体健康的女性,生完孩子后很少有奶水不足的。倒是那些身体瘦弱,平时看上去弱不禁风的女性经常会出现奶水不足的情况,原因就在于,前者往往气血充沛,而后者气血亏虚,再经过生产,气血耗费严重,乳汁化生乏源,就导致产后少乳了。所以,老百姓都有产后进补的经验,给产妇喝汤、让产妇坐月子,都是为了让气血恢复,使婴儿有奶喝。而一些没有奶的准妈妈,为了出奶,往往会喝一些“催奶药”,这样奶是下来了,但对婴儿是极为不利的。准妈妈们应该知道,怀孕期间是禁忌任何药物的。因为“是药三分毒”,而胎儿此时本就娇弱,这时服药会对胎儿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同样,婴儿出生后身体仍然很娇弱,此时产妇如果服用药物,那么药物就会通过乳汁传给婴儿。另外,就算是吃催奶药,也需要咨询正规医师。很多网络上流传的催奶药配方有很多活血化瘀的成分,如果产妇是剖宫产的话,服用这些药物,伤口就很难愈合。所以安全的办法就是用具有催奶效果的食物来替代。
爱华阅读配图
吃什么呢?这里给大家介绍一款赤小豆煎汤。取赤小豆500克,淘洗干净,倒入锅后加水浸泡2~3小时,再用慢火熬煮到豆烂汤稠就可以了。吃的时候,不吃豆子,只饮浓汤。每天1剂,连服7天。这个方子出自尤乘的《寿世青编》。赤小豆利水的功效已为人所熟知了,可能很少有入知道它还能催奶。据《本草纲目》记载,赤小豆“下胞衣,通乳汁”,《产书方》也说“煮赤小豆汁饮,可下乳汁”。
有些产妇喝赤小豆汤疗效并不明显,这是因为赤小豆汤只适合于气血虚弱型缺乳。气血虚弱型产妇生完孩子,通常没有奶水,或奶水很少,就算有也很稀薄。乳房摸上去很柔软,不胀不痛。这时喝点赤豆汤,很快就能见效。但有些产妇缺奶不是因为气血虚,而是因为肝郁气滞,导致乳脉不通,乳汁运行不畅,因而缺乳。肝郁气滞型产妇不是化源不足,而是有乳汁但排出不通畅,排出来的乳汁也特别的黏稠,乳房胀胀的,有硬块,并伴有肝郁气滞的其他表现,如胸胁胀满、食欲缺乏、情志抑郁、舌苔薄黄等。这时喝赤豆汤就不管用了,可以试试双花汤。取金银花、蒲公英、王不留行各15克,放入锅中,加水大火烧开后改为小火煎20分钟,滤取汁液。然后再往锅里注入清水,烧开后小火煎15分钟,滤取汁液。将2次滤取的汁液合并,分成2次温热服下。服的时候可掺入少量黄酒,以为药引。
金银花性寒,既清气分热,又能清血分热,自古被作为清热解毒的圣药。古方“银翘散”就是以金银花为主药制成的。此处用来清除肝脏余热。蒲公英也是性寒的,与金银花一样,同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此外,蒲公英还为消痈散结之佳品,此处与金银花相配,可治疗乳房肿块。王不留行则有通乳的功效。明代医家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写道:“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后乳长流。”他认为,王不留行的特点就是“行而不住也”。因为王不留行有活血通瘀的功效,起的主要作用是疏通,所以对于肝郁气滞引起的缺乳,可谓是药到病除。
以上两种缺乳虽病因不同,但都属于脏腑失调,是“源头”上出了问题。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脏腑功能正常,但是乳腺、乳管由于某种原因堵住了。这就好比你有足够的货物,但是因为道路被堵塞了,总也运不出来一样。对于这种情况,可以试试热敷的办法,让乳腺管畅通。怎么敷呢?取一把艾草,放在开水里煮,水开后将其捞出,然后在外面厚厚地包上几层纱布,敷在乳房上,这样很快就能下奶了。
母乳是婴儿的天然食品,所以万不能忽视。而新妈妈们也应当做足功课,积极为小宝宝“备战”饮食,如此才能让孩子茁壮成长。
你可以尝试的小偏方
偏方一:赤小豆500克,淘洗干净,倒入锅后加水浸泡2~3小时,再用慢火熬煮到豆烂汤稠即可。
偏方二:双花汤:金银花、蒲公英、王不留行各15克。煎汁温服。服的时候可掺入少量黄酒,以为药引。
偏方三:艾草1把,放在水里煮,水开后将其捞出,然后在外面厚厚地包上几层纱布,敷在乳房上。治疗因乳腺管阻塞的缺奶。
偏方四:维生素E。每次200毫克,每天3次,口服,连服5天。
偏方四:豆腐米酒汤。豆腐200克,红糖50克,加水1碗,大火煮,熟后加入适量米酒,温热服用。
偏方五:猪蹄汤。猪蹄1只,通草2~4克,加水1500毫升,放入沙锅内同煮。大火烧开后再用小火煨1~2小时,稍凉后将汤分成2次喝完。每天1剂,连服3一5天。
偏方六:黄芪50克,枸杞子15克,大枣10枚,母鸡1只,生姜2片,盐、米酒适量。将黄芪、枸杞子、姜片装入布袋内。母鸡洗净,汆烫去腥后切块,然后与大枣、药材袋一起入锅中加清水煮,大火烧开后再改用小火焖1小时,加入适量盐、米酒调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