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中元节习俗
在桂林的乡间,每家每户在七月十二就整理神台。有些地方从七月七就安放祖宗神位。这时候家人一早就弄茶弄饭,到屋外放上一串鞭炮,烧些香火纸钱,将祖先接回家来,然后在神台供上香火、食品。祭祖期间,每天早晚还供上香茶,就餐时供上饭菜,让祖上过一个丰盛愉快的“鬼节”,享受后代一年一度的敬奉。
到了七月十四日(或十五)那一天,不管城里还是乡村,家家杀鸡宰鸭,做一顿丰盛的晚餐,全家聚在一起祭祀祖先。就餐时,除了放上家人的碗筷外,还要放上故去未满三年的或上一辈的祖先的餐具,给他们留下座位。就餐前,供祖宗牌位,将桌上敬祖先的酒杯斟满,然后将杯中酒洒在地上。三巡过后,家人方可进食。桂林人称此礼为“敬老爷”。
在祭祖期间,子孙后代,包括已嫁出去的女儿、孙女都要为已故祖先制作纸衣、纸钱、纸箱子,女儿回娘家时还要带上一只鸭子回来供祖先。到了中元节的晚上,主妇带上这些纸钱、纸衣到河边或偏僻之处焚烧,谓之给阴阊的亲人送钱,送衣。焚烧时,要将这些东西放在一个用石灰划好的圈子里,以免被“野鬼”抢走。
每逢农历七月十四、十五两个晚上,漓江两岸都有堆堆火光在神秘的跳动,这就是人们在祭祖烧纸钱。烧纸钱时还要洒些水饭。人们对祖先的缕缕怀念之情在火光中摇曳,直到淡淡的青烟飘散在夜空中,心理方得到了平衡。
这两个夜晚,漓江格外宁静,水中倒映着跳动的火光,夜空下蝙蝠低飞拍打着翅膀,风吹旷野,点点星火如灵光闪动。传统的中元节,寄托着人们深沉的哀思。
中元节是什么节?
农历七月十四(或七月十五)是中元节,这是一个祭祖的节日。桂林人俗称之“七月半”、“鬼节”。当地有一首歌谣这样唱道:“七月里来七月花,七月十二鬼回家,有子有孙化纸钱,无子无孙空回家。”节日的人情味极为浓厚,仿佛联起了人间、冥间的情份,充满了人们对祖先的缅怀方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