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用药常见五个误区
一、不难受不吃药。
有些病人平时不测血压,仅凭自我感觉服药。平时不难受就不吃药,而一旦头晕、头痛就立刻服药,这是不正确的。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发病,为了有效防止靶器官损害,要求每天24小时内血压稳定在目标范围内,血压忽高忽低不但不利于血压稳定,还会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并且有些高血压就是没有症状的,但不代表不危险,这类病人长期不服药会使病情加重。正确的做法是,即使没有症状也要定时测量血压,并按时服用药物。
二、老盯着副作用。
很多老年朋友喜欢自己看药品说明书,尤其对说明书上的副作用特别上心。吃了降压药以后,虽然降压效果很好,但一旦出现说明书上提到的副作用就赶紧停药,怕对身体造成影响。其实,对于药品说明书上的副作用大可不必过于恐惧,如果出现了一些不适症状,也不应擅自停药而应该咨询专业医生,考虑调整用药方案。建议患者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降压药物,不但可以减少副作用的产生,而且专业医生还可以充分掌握,根据你机体内部相关器官在用药前的功能状况,恰当选药,把副作用变为治疗作用。比如以硝苯地平为代表的二氢吡啶类药物,在降压的同时又有使心率增快,引起心悸、面红、头胀、水肿等副作用。如果患者用药前心率已偏快,或已有浮肿,用药后这种情况必将更明显。但若用于原心率过缓或有起搏、传导阻滞者,则此种副作用可能转化为有利作用。
三、乱用药物。
目前,药店里各种降压药种类繁多,药效各不相同,不同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危险因素、相关疾病、遗传基因也存在差异,治疗原则也不相同。曾有一例高血压合并有支气管哮喘病史的患者,听朋友说β受体阻滞剂降压疗效好,也自行服用,结果引起哮喘发作。因此,应该服什么药,怎么服,都要听从专科医生的指导。较普遍认可的原则是:按病情特点选药和联合用药。除轻型或刚发病的高血压外,尽量不要单一用药,要联合用药,复方治疗。其优点是产生协同作用,减少每种药物剂量,抵消副反应。
四、不坚持服药。
有的病人经常忘记服药或不按医嘱、服药不定时;有的病人血压一高吃几片,血压一降马上停药;有的病人在用降压药一段时间后,症状消失,血压降到正常,就自行停药。以上这些不坚持服药的做法,都会造成血压反复波动,不仅容易加重病情,还容易使机体耐药,甚至引起“高血压危象”等急症。正确做法是坚持服用药物,并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调整剂量。
五、用药时间不对。
老年人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应该吃降压药,而很多人偏偏喜欢晨练完吃完早饭再吃药,殊不知这种做法非常危险,因为很多人早上起床后由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正处在交替状态,血压很容易波动,往往会出现高峰,容易诱发脑血管破裂,起床后立刻吃药则可以有效避免这类意外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