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诊断秋燥 立秋如何预防秋燥

  不知不觉快立秋了。立秋即是秋季的开始,人们在享受秋高气爽的同时,也别忘了它还带来了时令主气——燥。秋燥对人体会产生什么影响,具体该怎么应对呢?

  祖国医学认为:燥易伤肺。因而“肺燥”是秋季就医时患者听到的最多的名词。在干燥的气候环境中,人体可由此产生诸多津亏液少的“干燥症”。

  比如,肺脏受伤,多有咳嗽,秋之咳嗽,常为干咳无痰或胶痰难咯,谓之“燥咳”。鼻乃肺之窍,鼻干燥或鼻衄于立秋之后尤为常见,前者几乎无人可免。

  喉、咽也分别是肺之门户和肺气之通道,秋燥所袭,往往会导致咽干、口燥、音哑等不适。肺又外合皮毛,秋季出现的皮肤干涩、皲裂,甚至毛发不荣,都和秋燥有关。此外,肺与大肠还有密切联系,中医曰:“互为表里”,而肺燥下移于大肠,肠燥则便秘……

  尽管秋燥对人体的影响涉及方方面面,但防治之法也颇多。正所谓:“木之为舟,无水不行;治燥之法,以润为贵。”秋日在饮食上要注意滋养津液,可适量饮开水、淡茶、豆浆等饮料,并适当选食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如秋梨、甘蔗、荸荠、柿子、百合、银耳等。要少吃辛辣、油炸、烈性酒及干燥的膨化食品,因为此类食品易生燥化热,多食无益。aIhUaU.com/zl/转载请保留

如何诊断秋燥 立秋如何预防秋燥

  对于人体各部出现的“干燥症”,宜酌情予以调治。

  如鼻燥,尤其平时有萎缩性鼻炎、鼻中隔偏曲的人,可点些薄荷滴鼻油,具有清凉宣燥之功;咽燥饮用玄麦甘桔冲剂,可获良效;柿霜能清热宁嗽,用于“燥咳”颇为适宜;肤燥当以珍珠霜润而护之;肠燥可择有滑肠作用的蜂蜜、芝麻服食通秘。

  此外,中医有一称为“增液汤”的名方(玄参15克,麦冬、生地各12克),能润一身之燥,秋季可水煎代茶常饮。在日常生活中,预防秋燥对人体的损害,还应注意调节空气湿度,保持环境中的水分。

  在庭院、室内可养些能净化空气,涵养水分的绿色植物,睡前亦可于卧室里置冷水一盆,以缓解燥气刚烈劲急之势。同时,也须指出的是,秋高气爽又是健身的大好时节,人们在立秋伊时秋燥不甚之际就应早到户外锻炼,呼吸吐纳,藉以提高肺脏生理功能则燥邪难侵。爱华阅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6205671/155400644.html

更多阅读

过敏性腹泻 秋分如何预防腹泻、过敏、秋燥、感冒

   本周三9月22日就是秋分节气了。秋分天气变化多端,人的抵抗免疫差,秋燥渐增。所以秋分时节防御秋病是很重要的。秋病有秋季腹泻、秋季过敏、秋季感冒等不适症状。所以秋季应多食用滋润去秋燥的食物以防秋病。爱华阅读配图

如何诊断秋燥 如何应对秋乏秋燥

  自打入秋以来,每天总觉得昏昏欲睡,身体没劲,精力不足,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来,特别感到疲乏劳累,精神萎靡;并有明显的四肢无力、口干舌燥等症状。日前,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访了医院的专家。  秋乏:要从多方面调整  俗话说:“春困秋乏

低盐饮食预防什么疾病 饮食如何预防秋燥

  进入秋季,最先感受到的就是秋天的燥气。中医讲“秋主燥”,“秋燥”除了易伤肺之外,也容易耗人津液,而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情况。我国民间素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说法,是说秋季阴盛于外而虚于内,若不

如何诊断秋燥 如何缓解秋燥?

 一 少洗澡,少用碱性大的洁肤品:  有乡亲想着,既然燥,那么多冲冲澡应该可以缓解一下皮肤的干燥问题吧。其实不然,每洗一次澡,人体的水分就蒸发一些,特别是泡澡。故,如若夏天是每天洗一次澡的话,那秋天就可以减少为两天一次了。  此外

秋燥吃什么好 如何预防宝宝秋燥吃什么?

  什么是秋燥?  秋燥,并不是指一种疾病,而是指人们在秋天出现的各种不适,如皮肤干燥或发生皲裂,口鼻干燥、咽干口渴、舌干少津,大便燥结、毛发无光泽。  现代医学认为,所谓秋燥,是由于空气湿度过低引起的。干燥的空气影响人体的皮

声明:《如何诊断秋燥 立秋如何预防秋燥》为网友长街有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