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雷惊蛰始
——“惊蛰”诵诗预案
一、开启黎明
诵读《二十四节气歌》
二、复习诗歌
诵诗释志南的《绝句》
二、节气常识
1、生谈对节气的了解。
2、看相关视频。
http://v.youku.com/v_playlist/f1802974o1p8.html
3、师小结: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 蛰是藏的意思。惊蛰的意思是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是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但在文学手法上是怎样表述这个节气的呢?我们来听听我国散文家苇岸对惊蛰的描述:
“惊蛰”,两个汉字并列一起,即神奇地构成了生动的画面和无穷的故事。你可以遐想:在远方一声初始的雷鸣中,万千沉睡的幽暗生灵被唤醒了,它们睁开惺忪的双眼,这样不约而同,向圣贤一样的太阳敞开了各自的门户。
三、节气谚语
苇岸说“惊蛰”是富有“革命”意味的节气,我们可以来看看惊蛰的谚语。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各种植物都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
——“惊蛰过,暖和和”。我们学的第一个节气“立春”,其实还不是春天本身,而仅仅是《春天》这部辉煌歌剧的前奏或序曲,因为它明显地还带着冬天的色泽。而“雨水”这段日子,是冬天和春天交战最激烈的时候。只有到了惊蛰,春天才总算坐稳了它的江山。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对于农民来说,这是一个最重要的日子,因为从这一天开始,春耕就开始了。
四、诵读诗歌
今天我们要学的《观田家》就详细地给我们描述农民忙碌的情景。
观田家
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yàn,饮犊西涧水。
饥劬qú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bǐng无宿储,徭役yáoyì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lù shí出闾lǘ里。
1、练习把诗歌读准、读通顺。
2、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1、田家:农民
2、丁壮:健壮的人,指青壮年
3、在野:在田间劳动
4、场圃:场地和园圃;庭院。这里指菜园子。
5、就理:收拾整理。
6、晏:yàn,迟,晚。
7、劬:qú,过分劳苦,勤劳。
8、膏泽:滋润土壤的雨水。
9、仓禀:bǐng,粮仓。
10、徭役:yáoyì,古时官府向人民摊派的无偿劳动。
11、禄食:lù shí,俸禄。
12、闾:lǘ,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
3、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简单小结:
春雨过后,所有的花卉都焕然一新。一声春雷,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都被惊醒了。农民没过几天悠闲的日子,春耕就开始了。自惊蛰之日起,就得整天起早摸黑地忙于农活了。健壮的青年都到田地里去干活了,留在家里的女人小孩就把家门口的菜园子收拾收拾,准备种菜了。他们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回到家天已经很晚了,还得把小牛牵到村子西边的溪沟里让它饮水。这样又累又饿,他们自己却不觉得苦,只要看到雨水滋润过的禾苗心里就觉得很是欢喜。可是即使他们整日这样忙碌,家里也没有隔夜的粮食,而劳役却是没完没了。看着这些,我想起自己不从事耕种,但是奉禄却是来自乡里,心中深感惭愧。
4、了解作者。其实像韦应物的封建官吏有千千万万,但能像他这样自责的人却是很少的。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认识这位山水田园派诗人吧!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15岁起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安史之乱起,
玄宗奔蜀,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观田家》是他的代表作。这首诗通过对农民终岁辛劳而不得温饱的具体描述,深刻揭示了当时赋税徭役的繁重和社会制度的不合理
5、各种形式的诵读。
一声春雷,春耕开始了——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起早贪黑,又累又饿,但看到长势喜人的禾苗,他们就一点也不觉得辛苦——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