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月23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从1995年开始,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2015国际臭氧层保护日是公历9月16日,星期二。
国际臭氧层保护日的来历
臭氧层是指距离地球25公里至30公里处臭氧分子相对富集的大气平流层。它能吸收99%以上对人类有害的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因此被誉为地球上生物生存繁衍的保护伞。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舒适的追求,制冷剂、发泡剂、喷射剂等化学制品被大量使用。这些制品中含有大量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如氯氟烃和含溴氟烃等,它们的大量排放对臭氧层构成严重威胁。臭氧层耗减的直接结果是:大气层中的臭氧含量每减少1%,地面受太阳紫外线的辐射量就增加2%,患皮肤癌的人就会增加5%至7%。过量的紫外线辐射可使农作物叶片受损,抑制农作物光合作用,改变农作物细胞内的遗传基因和再生能力,导致农产品减产或质量劣化。过量的紫外线还会杀死水中的微生物,造成某些物种灭绝。
为了有效地保护臭氧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自1976年起陆续召开各种国际会议,通过了一系列决议,旨在全球范围内限制并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的化学物质。
1987年9月16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国际臭氧层保护大会,通过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简称《蒙特利尔议定书》),对控制全球破坏臭氧层物质的排放量和使用提出了具体要求。1995年,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9月16日作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要求《蒙特利尔议定书》所有缔约方采取具体行动纪念这个日子。至2010年6月,已有196个国家签署了这一议定书。中国在1991年成为议定书缔约方。
保护臭氧层就是保护蓝天,保护地球生命。20多年来,通过议定书各缔约方的共同努力,全球已将有害化学品的生产和消耗量减少了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