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养生 中医养生看体质 切勿乱补

   气虚体质

  气虚,常见的为肺气虚、脾气虚。肺气虚则少气懒言、动则气喘、易出虚汗、且易感冒;脾气虚则食欲不振、满腹胀满、大便溏泄、浮肿、脱肛或脏器下垂。

  凡气虚者,无论何种疾病,均可选用四君子丸,每次9克,每日3次;或黄芪口服液,每次1 支,每日3次;或补中益气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或参苓白术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

爱华阅读配图

  血虚体质

  中医认为“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故血虚证与心、肝、脾三脏关系密切,且“肾主骨、藏精”,精血可以互生,故血虚与肾也有一定关系。临床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唇甲苍白、头目晕眩、心悸不寐、失眠多梦以及妇女月经后期、量少色淡、经闭等。

  凡中医辨证为血虚,西医之各种贫血、血液病、晚期癌症及慢性消耗性疾病者,均可选用当归补血膏,每次10毫升,每日3次;或复方阿胶浆,每次10毫升,每日3次;或鸡血藤膏,每次10毫升,每日3次;或桂圆膏,每次10毫升,每日3次。

中医体质养生 中医养生看体质 切勿乱补

  气血双亏体质

  中医认为“气为血帅,血为气母”,因此,该体质之人既可见气虚症状,又可见血虚症状。

  治疗可选用八珍膏,每次10毫升,每日3次;或参芪阿胶浆,每次10毫升,每日3次;或阿胶当归合剂,每次10毫升,每日3 次;或归脾膏,每次1支,每日3 次。

  阴虚体质

  阴虚可分为肺阴虚、肾阴虚、胃阴虚,临床以干咳少痰、短气喘息、口燥咽干、午后低热、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头晕耳鸣、眩晕目涩、大便干结、小便短少等为主要表现。

  治疗可选用六味地黄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 次;或生脉饮,每次1支,每日3 次;或养心阴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或百合固金口服液,每次1 支,每日3 次;或洋参雪蛤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

  阳虚体质

  阳虚以肾阳虚多见,主要表现为面色 白、形寒肢冷、腰膝酸冷、尿频、小便清长、余沥不尽、夜尿频多,女子带下清稀、宫寒不孕,男子阳痿遗精等。

  治疗上可选用禽睾片,每次4片,每日3次;或全鹿丸,每次9克,每日3次;或人参鹿茸丸,每次9克,每日3次;或参茸正阳口服液,每次l 支,每日3次;或参茸温肾丸,每次9克,每日3次。

  阴阳两虚体质

  阴阳两虚者,既有阴虚症状,又有阳虚症状,西医多为一些慢性疾病的后期,如慢性肾炎、慢性肾衰,以及各种肿瘤等疾病。

  中成药可选用仙灵地黄补肾颗粒, 每次10克,每日3次;或仙参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或虫草双参酒,每次30毫升,每日3次;或贞蓉丹合剂,每次10毫升,每日3次;或芪仙补肾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6462071/427118224.html

更多阅读

中医养生-人的体质分类_观念决定一生 体质养生

中医养生-人的体质分类2008年04月09日 星期三 22:25祖国医学认为,根据临床上的症候表现、脉象、舌苔,主要有以下八种体质:阴虚体质、阳虚体质、气虚体质、血虚体质、阳盛本质、血瘀体质、痰湿体质、气郁体质,其具体养生方法如下:1.阴虚体

不同体质的养生 体质养生 不同体质的养生方法

中医认为,我们每个人的体质是不一样的,有阴虚体质、阳虚体质、气虚体质、血虚体质、阳盛本质等八种,有些人会认为和我们没有多大关系,其实你错了。每种体质养生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当身体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先要搞清楚自己是什么体质,再来对

声明:《中医体质养生 中医养生看体质 切勿乱补》为网友清故宸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