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山脚下,有一个由青石块构成的村寨,掩映在毛竹绿树丛中。这就是有“中国金都”之称的贵州贞丰县最具田园风光和布依风情的纳蝉村。
②我们的到来,打破了布依村寨的宁静。在长号和唢呐声中,热情好客的布依同胞把我们迎进了村寨。美丽的布依姑娘唱着甜美的歌: “布依姑娘欢迎你,敬杯米酒表心情……”笑盈盈的,纤手捧米酒,送到唇边来,谁也禁不住这温柔的盛情。即便酒不醉人,情也醉人,一杯米酒下肚,心里更充满了甜蜜的情愫。
③在古榕树下,我们充满兴致地观看表演。一位头裹青布帕、脸上刻满岁月痕迹的老人,将酒倒进唢呐,我好奇地问:“唢呐还要喝酒?”老人说: “用米酒润润嘴,吹出的音调才纯正。”独具民族特色的《纺织舞》,在悠扬的唢呐声和铿锵的锣鼓声中,伴着婉转的月琴声和悦耳的木叶声开始了。十余名头裹大盘白帕,身着蓝白条纹土布的布依姑娘,像美丽的蝴蝶,翩翩飘至坝子中。她们通过表演采棉花、纺织、编织、染布到织成布匹的过程,反映了布依姑娘们的心灵手巧和勤劳。
④在布依族古老动听的“八音调”伴奏下,歌舞《绣花篮》开始了。布依姑娘带着针线篮到田间劳动,间闲时,拿出针线,一边唱,一边低头给心上人绣花包。表演细腻,一颦一笑和灵巧的手势,都透着纯真,生动反映了布依姑娘的真诚和对纯洁爱情的美好憧憬。我问陪同的县委干部: “她们唱的啥?”他翻译成汉语: “想到六月六见表哥,自己高兴在心里说:再苦再累,也忘不了对你的思恋,远方的表哥啊!请伸出你的双手,让我把爱绣在你的手心上。”多感人!
⑤最后一个节目是《甩糠包》,反映了布依青年男女在公开爱华阅读aIhUaU.com/zl/转载请保留的娱乐中,互表爱慕以选择情投意合的伴侣。女方看中对方,便将绣有荷花或鸳鸯的糠包甩给他;若男方心仪,打个秋波,拿着糠包便相约离去。这时,只见布依老人对着唢呐鼓着嘴,吹得如痴如醉,音质纯正,曲调欢畅,使整个空旷的田野都充满了喜庆。
⑥在灿烂的阳光下,微风中摇曳的古榕树显得青翠欲滴,树梢的两只喜鹊惊奇地望着热闹的人群,不时用尖嘴梳理着柔软的羽毛。远处,一头水牯牛在河畔悠闲地甩着尾巴。几只白鹅伸着长颈飘荡在清澈的小河里。在这真山、真水、世外桃源般的自然环境里,观赏原生态的、有《诗经》雅韵和魏晋遗风的布依族歌舞,真令人陶醉。
⑦突然,两只红色的糠包甩入我怀中,一只掉落地上,我急忙起身去拾,惹得两位布依族姑娘开怀大笑。我不知姑娘的心情,可我永远忘不了纳蝉村,还有这些美丽的布依族姑娘。
1.第①段介绍了纳蝉村的哪些信息?有什么作用?
2.请依次找出③一⑤段的中心句。
3.第⑥段对纳蝉村的自然环境进行了描写,这有何作用?
4.有人说,文章写到第⑥段时即可停止;也有人说第⑦段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你是如何认为的呢?
参考答案:
1.介绍了纳蝉村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起到了统领全文的作用。景色优美和充满雅韵的环境特点。4.参考示例:(1)可以删去。因为第⑥段中“真令人陶醉”等语句与标题相照应,已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得透彻、清晰了,无需再加入第⑦段时甩糠包情节的叙述。(2)不可删去。在内容上,第⑦段叙述甩糠包的情节,既与第⑤段内容相照应,也是对全文内容的补充,体现出了作者对纳蝉村的喜爱,给读者一种余音绕粱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