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手抄报资料:端午节驱毒习俗

  在古人的意识看来,端午节是一个百毒的日子,这种思想在民间流传比较广泛。其实这些都与夏天的闷热天气有关,细菌易滋生,瘟疫也容易流行。诸如蚊虫叮咬较多,所以人们都十分小心。看似迷信的行为例如用雄黄酒洒墙壁门窗,却是对健康有利的。其实这些迷信行为,民众求的只是一种安心。同时也可以算是传承医药卫生的一个好节日。

  今天这些卫生习俗仍然是应发展,并应弘扬传承的。端午的卫生习俗①采药。这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俗之一。《夏小正》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岁时广记》卷二十二“采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

  后魏《齐民要术·杂记》中,有五月捉蛤蟆的记载,亦是制药用。后来有不少地区均有端午捉蛤蟆之俗,如江苏于端午日收蛤蟆,刺取其沫,制作中药蟾酥;杭州人还给小孩子吃蛤蟆,说是可以消火清凉、夏无疮疖。还有在五日于蛤蟆口中塞墨锭,悬挂起来晾干,即成蛤蟆锭,涂于脓疮上可使消散。

  这种捉蛤蟆制药之俗,源于汉代“蟾蜍辟兵”之传说。又如湖北监利于端午“采百草”,亦采药草之俗。采药是因端午前后草药茎叶成熟,药性好,才于此日形成此俗。②沐兰汤,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

  当时的兰不是现在的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

  在广东,则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③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

  《荆楚岁时记》:“以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地下有淡红色根茎,叶子形状像剑,肉穗花序。根茎可做香料,也可入药)或镂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明谢肇

端午节手抄报资料:端午节驱毒习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6592871/55158620.html

更多阅读

端午节手抄报资料大全 小学生2014端午节手抄报资料大全

小学生2014端午节手抄报资料大全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诗人屈原端午节的传说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后来,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

端午节手抄报资料大全 小学生2014端午节手抄报资料大全

   小学生2014端午节手抄报资料大全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传说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后来,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

小学生端午节手抄报资料:南北粽子各有秋千

爱华配图   小学生端午节手抄报资料:南北粽子各有秋千  说到端午节的粽子,很多人只知道好吃而且很腻,却不知道粽子背后的做法,其实南北方的粽子都是有区别的,而且有南咸北甜之分。  北平的粽子大约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纯用糯

2016端午节手抄报 2016年迎端午节手抄报资料大全

   2016年迎端午节手抄报资料大全  【端午节的食俗习惯】  1.吃粽子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

端午节手抄报资料:粽子

 端午节手抄报资料:  端午节包粽子要注意什么  1、粽叶  很多叶子可包粽子,比如竹叶,箬叶,芦苇叶,芭蕉叶,以及荷叶。北方可选比较少。我们市场上大多为干箬叶,这种叶子买回来煮一煮或者用水浸泡几个小时就可以用了。偶尔有

声明:《端午节手抄报资料:端午节驱毒习俗》为网友狱風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