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故事音 大器晚成故事

 大器晚成故事

  袁绍身边的一位门客,名叫崔琰,他从小喜习武艺,到了23岁才开始读《论语》、《韩诗》,求师学习。

由于他刻苦努力,学问也逐渐多起来。当时袁绍的士兵非常残暴,掘开坟墓将尸骨暴露出来。崔琰劝说袁绍不要这样做,袁绍认为他说得对,封他为骑都尉。后来,崔琰跟随曹操,为曹操出了不少主意。

在他作尚书时,曹操想立曹植为嗣子,而崔琰反对,他说:“自古以来的规矩是立长子,怎么能立曹植呢?”曹植是崔琰的侄女婿,尽管是亲属他也不偏袒,曹操十分佩服他的公正,崔琰有个堂弟叫崔林,年轻时既无成就也无名望,亲戚朋友都看不起他,可是崔琰却很器重他,崔琰常对人说:“才能大的人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崔林将来一定会成大器。”后来,崔林果然当上了翼州主簿、御史中丞,还在魏文帝手下任过司空。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书》此所谓大器晚成者也,终必远至。

成语释义:形容成名较晚。
 

大器晚成故事音 大器晚成故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6646071/85229333.html

更多阅读

六十甲子纳音应用之探索 六十甲子纳音歌记忆法

第一节、黄钟律吕正声音纳音之说,相传黄帝时,由伶伦截竹为筒,以筒之长短,分别声音之清浊,高下,乐器之音,乃据以分阴阳各六,阳为律,阴为吕,合称十二律。黄钟为律之首,长九寸,仲冬气至,黄钟之律应之,其音羽,五行属水,所谓黄钟律吕即律吕之统称。以一律

心籁 中秋佳节的诗

本书曾用名为《僧籁》,今更为《心籁》,考“籁”之本意为一种古乐器,管状,三孔,后引申为从孔窍中发出声音。《庄子》中言:天地间有三籁,天籁,地籁,人籁,也即天、地、人皆自然发出自己的声音。一切乐器,无孔则不成音,“孔”者,“空”也,佛乃空王,万法

别后一甲子,你是人间四月天 花开一季,暖到落泪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女,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容貌姣好,才华横溢,是民国时期的四大美人之首,在诗歌方面有着极高的天赋。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

《大造爷爷和雁-》 椋鸠十日本 椋鸠十山大王全文阅读

《大造爷爷和雁-》 椋鸠十(日本)(一)一个打猎的朋友邀我去打野猪,狩猎野猪的人们都聚集在栗野岳山脚下的大造爷爷家。 爷爷虽然已七十二岁了,但腰板挺直,是个精神抖擞的老猎人。好像每个猎人都像大造爷爷那样,特别擅长谈话 。他们把血管隆起

寓言《亡羊补牢》教学反思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

《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是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组“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寓言通俗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寓意深刻。这则寓言主要讲的是一位养羊人第一次丢了养,街坊劝他修羊圈,堵窟窿,养羊人没有听从劝告;第二天

声明:《大器晚成故事音 大器晚成故事》为网友瞳之深渊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