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气候特征 处暑节气有什么气候特征

  一年中有二十四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150°,也就是公历每年的8月23日前后(8月22日~24日),就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处暑。那么在处暑节气有什么气候特征呢?如果你也不清楚的话,不妨随小编一起来看看下文。

  处暑天气特征:

  (1)气温下降

  8月底到9月初的处暑节气,单单用气温开始走低来描述是不够的。气温走低仅是其中的一个现象。产生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首先应是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二是副热带高压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压开始跃跃欲试,出拳出脚,小露锋芒。

  (2)秋高气爽

  开始影响我国的冷高压,在它的控制下,形成的下沉的、干燥的冷空气,先是宣告了中国东北、华北、西北雨季的结束,率先开始了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天气--秋高气爽。处暑期间,真正进入秋季的只是东北和西北地区。但每当冷空气影响我国时,若空气干燥,往往带来刮风天气,若大气中有暖湿气流输送,往往形成一场像样的秋雨。每每风雨过后,特别是下雨过后,人们会感到较明显的降温。

  故有:“一场秋雨(风)一场寒”之说。北方南部的江淮地区,还有可能出现较大的降水过程。气温下降明显,昼夜温差加大,雨后艳阳当空,人们往往对夏秋之交的冷热变化不很适应,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呼吸道、肠胃炎、感冒等疾病。

  (3)秋老虎

24节气气候特征 处暑节气有什么气候特征

  夏季称雄的副热带高压,虽说大步南撤,但绝不肯轻易让出主导权、轻易退到西太平洋的海上。在它控制的南方地区,刚刚感受一丝秋凉的人们,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感受高温天气,这就是名副其实的“秋老虎”。对于刚刚走出三伏(2006年三伏在7月20日到8月20日),并且遭遇严重伏旱的地区,如果继续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往往容易形成夏秋连旱,使秋季防火期大大提前,需要警惕。需要说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往往在秋老虎天气结束后,才会迎来秋高气爽的小阳春,不过要到10月以后了。在此期间,全国各地的暴雨总趋势是减弱的。

  (4)雷暴活动

  华南、西南、华西。进入9月,雷暴活动不及炎夏那般活跃,但华南、西南和华西地区雷暴活动仍较多。在华南,由于低纬度的暖湿气流还比较活跃,因而产生的雷暴比其它地方多;而西南和华西地区,由于处在副热带高压边缘,加之山地的作用,雷暴的活动也比较多。进入9月,我国大部开始进入少雨期,而华西地区秋雨偏多。它是我国西部地区秋季的一种特殊的天气现象。

  华西秋雨的范围,除渭水和汉水流域外,还包括四川、贵州大部、云南东部、湖南西部、湖北西部一带发生的秋雨。因秋雨早的年份8月下旬就可以出现。最早出现日期有时可从8月下旬开始,最晚在11月下旬结束。但主要降雨时段是出现在9、10两个月。“华西秋雨”的主要特点是雨日多,而另一个特点是以绵绵细雨为主,所以雨日虽多,但雨量却不很大,一般要比夏季少,强度也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6671671/670642127.html

更多阅读

24节气气候特征 解读立春节气的气候特征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之际,是指太阳到达黄经315°时,时间为公历每年2月3至5日之间,预示着春天的悄然来临。从这一天起,一直到立夏的这段期间,都被称为春天。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那么在春

北方小雪节气有什么习俗

   小雪是什么意思?  每年11月22或23日为小雪节气。中国广大地区东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逐渐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过于寒冷,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称小雪。那么小雪节气有什么习俗呢?北方小雪节气有什么习俗?爱华

小满农事 小满时节气候特征与农事活动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八个节气,从气候特征来看,在小满节气到下一个芒种节气期间,全国各地都是渐次进入了夏季,南北温差进一步缩小。降水进一步增多,容易有暴雨、雷雨大风、冰雹等激烈天气发生。  此时,农事活动也即将进入大

我国气候的最基本特征 霜降的气候特征

   由于冻则有霜(有时没有霜称黑霜),所以把秋霜和春霜统称霜冻。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纬度偏南的南方地区,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离初霜日期还有三个节气。在华南南部河谷地带,则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

中国气候特征 白露气候有哪些特征

  气候特征  物候  鸿雁来:  鸿大雁小,自北而来南也,不谓南乡,非其居耳。  玄鸟归:  玄鸟解见春分,此时自南而往北也,燕乃北方之鸟,故曰归。  群鸟养羞:  三人以上为众,三兽以上为群,群者,众也,《礼记》注曰:“羞者,所美之

声明:《24节气气候特征 处暑节气有什么气候特征》为网友淡淡的优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