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不说,可能没人能够全面和透彻地知道雷锋小时候的样子了。”雷锋的童年挚友、小学时的同桌谢迪安因为和雷锋在一起的12载少年时光是他心底最宝贵的珍藏……
坐在自己的办公室内,雷锋少年时期的挚友谢迪安望向窗外,仿佛要透过江南的雨雾,重新回到少年时代。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缓缓地说:“我要给大家 讲述的是一个少年雷锋。小时候,我们两家是仅一墙之隔的邻居;上小学时,我们俩是同班、同桌。”正因为有这样的渊源,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少年雷锋的一言一 行在谢迪安心中仍难以忘怀。
读小学时,雷锋的学名叫雷正兴,乳名叫庚伢子。四五岁时,谢迪安和雷锋是亲密无间的小伙伴。两人同苦同愁同玩同乐,被街坊们称为一对“油盐坛 子”。“我们一起上学,同去同归,同在一间教室,座位挨着座位。”回忆起儿时的时光,谢迪安老人布满皱纹的脸颊上,荡漾起幸福的微笑。
孤儿雷锋
失去亲人几多磨难
四岁那年,谢迪安一家人租住在湖南望城县安庆乡地主唐四滚子的茅草房中。隔壁住着雷锋和他的妈妈雷一婶。
“那时候我的哮喘病发作了,不能出去玩,白天夜里总能听见我的咳嗽声。雷锋来到我家,他趴在床沿一把抓住我的手说,‘我叫庚伢子,大名雷正兴, 你呢?’”雷锋的热情让谢迪安有些不好意思,可是雷锋满脸的微笑让他心里很温暖。“这就是我与雷锋初次见面的场景。”如今已70多岁的谢迪安似乎又回到了 快乐的童年。
“后来因为一件事,雷锋突然长大了,成熟了。”谢迪安说,1947年的中秋夜,大伙赏月过后打算回屋睡觉。突然,雷一婶拉着雷锋进了雷锋六爹的 家:“六叔,让庚伢子今晚跟您睡吧,我要回娘家去一下。”可是第二天天刚亮,谢迪安就听见雷锋在自家屋里嚎啕大哭。原来,雷锋的妈妈吊死在屋里的床架子上 了,“那个场面我至今难以忘怀,看到妈妈上吊,雷锋跪倒在门口迟迟不愿起身……”
“在我儿时的印象中,雷一婶是非常善良、漂亮的。”谢迪安说,雷锋的母亲特别疼爱儿子,雷锋也十分孝敬母亲,虽然生活很苦,勉强能够维持生计。 但是善良美丽的雷一婶却被地主唐四滚子的儿子、唐七恶少一再纠缠,最终选择了离开人世,留下了年少的雷锋。谈到对于雷锋母亲的印象,谢迪安告诉记者,雷一 婶善良、贤惠、能干,“雷锋身上的很多优良品质都像他的母亲。”
调皮雷锋
争做学校积极分子
“其实,雷锋也是一个有名的‘小捣蛋’。”话题一转,谢迪安和记者说起他和雷锋小时候的趣事,童真的笑意浮现在老人脸上。
“我可是雷锋的跟屁虫。”谢迪安回忆说,他们曾一起上山砍柴、捕兔挖笋,下塘玩水、捉鱼捞虾摸螺蛳,上树摘桃砸李、掏鸟窝,到路边菜地里摘地主家的黄瓜,“妈妈骂过我很多次,但我们还是会偷偷去玩。”
有一次,两人在山里挖野笋,碰上唐七恶少也进山里打猎。“唐七恶少说那山是他家的,不许我们挖”,雷锋见是害死母亲的仇人,就和唐七恶少论起理 来。“眼看着唐七恶少要打人,谁知道雷锋就冲上去和他对打起来。”原来,雷锋还学过武术,唐七恶少根本不是对手,“唐七恶少愣是被雷锋打的逃下山了。”
雷锋上学从不迟到,放学还要摸黑回家自己做饭吃。当时班里的同学编过一个顺口溜,至今谢迪安还记得:“小小雷正兴,家里贫又穷,赶路几十里,早到第一名,学习他很好,活动他最行。大家学习他,争做好学生。”
谢迪安说,雷锋刻苦勤奋,每逢学校评定学杂费减免学生名单,同学们一致同意雷锋学杂费全免。“雷锋是各种活动的积极分子,做过旗手、鼓手、中队委员、少先队代表,不管做什么他都干得很出色,正因为雷锋的勤奋刻苦,他也是学校第一批加入少先队的。”
“当时我们都拿雷锋当学习的榜样。每当自己学习遇到困难时,都会找雷锋。我有不会做的题目,雷锋都耐心地给我讲。临近考试的时候,雷锋还会开小灶,帮助我把考试的学科从头复习一遍。”直到今天,谢迪安依然清晰地记得雷锋对他的帮助,“他永远是我心里的一盏灯。”
告别雷锋
最后一面永远定格
“我见雷锋最后一面,是在1957年春末夏初的一天。”谢迪安告诉记者,十四五岁的他们最喜欢的就是下午的课余时间。“那天,四点半下课铃声一 响,我就扑向球场。每次我们打球,都有不少的围观者,经常有掌声、喝彩声。”随着老人声情并茂的讲述,记者仿佛也回到了那个年代。
“我听见一个很熟悉的声音,于是围观者都成了有组织的拉拉队。”正在场上比赛的谢迪安扭头一看,正是好伙伴雷锋带着大家给他加油。
原来,1956年7月高小毕业后,谢迪安上了望城一中,雷锋则留在乡政府当了通讯员。“当通讯员以后,雷锋总穿着一套鲜亮的青年装,我特别的羡 慕他。”分别不到一年,雷锋依旧是年轻英俊的娃娃脸,斜挎着一支当时被称做“二八盒子”的手枪,“别提那样子有多神气了”伴随着雷锋嘹亮有力的呐喊声: “加油!加油!”赛场气氛被推向了高潮。
比赛后,他们一起吃过晚饭,谢迪安将雷锋送到校门口,“雷锋对我说,要靠自己走完选择的路。”谢迪安说,这些话对自己今后的人生都很宝贵,每当 遇到困难的时候,他都会想起雷锋当年说的那些话。“他是我心里的导航标。”雷锋渐渐远去的脚步,真诚的叮嘱,成为谢迪安记忆中凝固的画面,“没想到,那竟 也是我和他的永诀”。
点滴记忆
告诉大家真实雷锋
1962年,谢迪安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开学后不久,他到学校阅览室看报纸,刚拿了报纸就看到了雷锋牺牲的消息。“当时,我的脑壳就像是挨 了一闷棍,眼前一阵阵发黑。”50年后的今天,老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声音中依旧带着哽咽,“我忘了自己是怎么走出阅览室的,不知不觉中,一个人来到教学 楼后的小湖边,一屁股坐在地上发呆……”
从大学毕业后,谢迪安先后在上海和湖南从事对外贸易工作,担任过湖南对外贸易企业方面的领导,并成为教授级国际商务师。现在,退下来的他担任天 雄控股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虽然年岁已高,但小时候和雷锋在一起的生动场面总是不由自主地浮现在眼前。他说,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把最熟悉的雷锋告诉大 家。“如果我不说,可能没人能够全面、透彻地知道雷锋童年时的样子了。”
谢迪安老人从家里拿来珍藏多年的照片,摆满了办公桌的桌面。尽管老相片上的人物已经看不清楚,但关于雷锋的一切,老人都清清楚楚地印在脑中、刻在心里。
砍柴、挖笋、捞鱼摸虾,雷锋有过和任何一个农村少年一样的童年。在谢迪安老人的讲述中,雷锋不是一个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大全”偶像,而是一个亲切、顽皮,严于自律又能包容他人的伙伴。
心目中的雷锋第一次变得亲切、温暖,雷锋,我会更加走近你、读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