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越来越忙?
近几年来,每次和朋友联络时,大家描述自己的状态都是一个字:“忙”。我们忙着工作,忙着度假,忙着度假归来又继续工作。
1928 年,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在不惜一切进行原始积累的阶段过去后,人们终将从疯狂的工作中摆脱出来,获得自由。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到 2028 年,人们每天只需工作 3 小时左右,其余时间用来休闲。”——他曾经这样预言。
21世纪以来,媒体总是爱嘲笑当年凯恩斯的预言,很显然它已经很难实现了。相反,比起几十年前,我们好像越来越忙碌,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
为什么经济的发展没有带来经济学家想象中的闲暇?我们到底是比以前更忙了,还是更闲?忙碌会给我们带来好处吗?
相对精英的阶层正在变得更忙
其实,从所有人的平均数上看,我们的闲暇时间确实增加了。
即便是在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生活节奏最快的美国,根据1965年以来的调查数据,比起 40 年前,美国人平均每周的工作时间减少了12个小时。
但事实并不是所有人都更闲了。真正出现的情况是:忙的人更忙了,闲的人更闲了。
在闲暇这件事上,就像“知识鸿沟”、“收入鸿沟”一样,出现了“休闲鸿沟”。
在休闲时间上的不平等,是和经济基础、教育水平成反比的。
从地区上来说,经济发展速度越快的地区,人们越是忙碌;贫穷的、或者经济增速缓慢的地区则节奏更慢(比如欧洲)。
从人群上来说,学历低的人群会拥有更多的休息时间,而学历高的人则非常忙碌。
哈佛大学商学院对职场精英人士的调查显示,有 94% 的人每周工作 50 小时以上,一半的人每周的工作时间是 65 小时。在所有人当中,最忙碌的人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已婚职业女性,以及单身父母。
盖洛普在 2011 年针对美国人的数据调查显示,越是收入高的人,越是感觉到时间不够用。
瑞典经济学家斯塔凡 · 林德为此创造了一个概念——“受折磨的有闲阶级”。
在经济学家的预言里,他们本来可以是最该拥有闲暇的人,但却养成了最忙碌的生活习惯。他们渐渐取消了午休,也取消了专门的吃饭时间,习惯一边吃饭一边谈事、处理工作,或者干脆在车上、在电脑前吃外带食品。
于是,这些在社会中有着更高收入的人,并没有享受更多的闲暇时间。他们选择忙碌的原因可能是,这些人能够感受到时间的经济价值。他们的时间更“值钱”,因而“舍不得浪费”。
休闲与工作时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我们很少再有完全不工作的时间。
华盛顿邮报的布里吉德 · 舒尔特写了一本书《不堪重负》。在书中她提出,忙碌或许只是人们在多线程工作时,产生的一种主观感受——你可能只是感觉自己更忙了。
林德说,如今的人们在单位时间里,会尽可能多的进行消耗,比如,一个人会一边发微信,一边回工作邮件,一边做表格。
“他们在同一时间段里做着不同的事情,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就感。”
这种多线程工作的习惯会使我们觉得自己更忙——研究显示,一个每天只是在做单一工种的人,和一个总是在同时段做很多件事情的人比起来,后者会感觉自己比前者更忙碌。
当我们习惯同时处理多项任务时(即便是休闲和工作同时进行),都会让我们感到时间更紧迫, 舒尔特称之为“精神的无尽循环现象”,它使我们不断地、永无止境地耗费着精力。
在多线程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影响下,我们的工作和休息越来越缺乏清晰的界限。
在上班时我们可能会刷私人微信,回家后有可能边吃晚餐边回邮件,在我们的感受中,完全不工作的时间其实已经几乎不存在了——就算在旅行,微信里还是会有工作消息响起来。
因此,我们会觉得好似每时每刻都在忙碌,喘不过气。
“选择做什么”本身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
舒尔特说,另一个让我们感觉更忙的原因在于,互联网提供便捷的同时,也提供了过多的选择。
当我们需要在很多种选择中决定吃什么、买什么、做什么的时候,就已经给自己增加了额外的压力;
我们总觉得有很多书没有读,很多地方没有去,很多事情没有体验;
一个 APP 闪退一次,或者加载 2 秒以上都会让我们不耐烦,想要换一个选择;
我们焦虑于不能好好利用时间,结果却是把很多时间花在了思考“该做什么”上面。
2008 年,数名经济学家合作了《再访凯恩斯》一书。
书中,有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凯恩斯的错误在于他误解了人的本性,他认为人们只要收入增长到一定程度,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赚到足够用来买必需物品的钱,就可以拉长休闲时间。
然而,人们并不会因为已有的需求得到满足,就真的停下脚步。
我们永远是欲求不满的,永远在发掘出源源不断的新需求——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上的。随着科技的发展、环境的进步,我们的需求和标准也会不断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