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梦教学设计反思 冬至的梦教学设计

   【课文】

  很小的时候,爷爷就教我们背诵那古老的《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白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那时候只知道到了冬至,再过了小寒、大寒,便是我们小孩子所盼望的春节了。长大以后才明白,从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地面受日光的照射的角度来说,冬至这天是太阳运行到了南回归线的极点,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南半球则昼最长、夜最短。过了这天,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就逐渐向北回归线转移了。

  冬至前后,大雪飘飘。冬至是一年中最阴森最寒冷的一天。但是那谁也看不见的春天,也就在这一天随着那飘飘的白雪来到了我们中间。只不过她不愿意那久快地与人们见面。但她使一切有生命的,都开始做着自己温暖的梦,希望的梦。果园里的苹果树,白雪覆盖着的葡萄枝,泥土中的冬小麦与草根,地窖里的白菜和树苗,还有冬眠的青蛙和蚯蚓……虽然你听不到它们苏醒的声音和梦中的呓语,但是慈祥而深情的大地母亲是能够感觉到那万物的生命的血液的涌动的。不信你拨开积雪或扒开泥土仔细地看看吧:黑色的藤条变青了,干硬的树枝变软了;冻土地开始松动了,冰河下面有了哗哗的声音了;细小的草根儿有的已经绽出苍白的芽苞了,地窖里的枝条上吐出了指甲大的紫红色的小叶子──它们好像都已经等不及了。

  等不及也要再等等啊。我们糊得严严实实的小窗现在还不能打开。我们插在草垛上和挂在屋檐下的风车还不能摘下来。我们的冬至的梦,还要再经过九九八十一天才可以真正地在春天里醒来呢!

  这是多么难熬的八十一天!记得那时候,爷爷的旧墙壁上总会挂起一张白色的梅花图,八十一瓣小花瓣,每过一天,就用朱笔涂红一瓣,一直等到八十一瓣都涂成红色,一树白梅完全变成了红梅,爷爷才会告诉我们:春天这下真的来了,你们可以换下厚厚的棉衣了。

  哦,我多么想念那明朗的、温暖的春天!我更依依地怀念那无数个漫长的冬夜里曾经做过的温暖的梦!那是雪的梦、花的梦,是梦里的希望。那是绿草的梦,是杨柳和燕子的梦,是渴望着返青和拔节的麦子的梦,是挂在高高的树梢上的风筝的梦,是一夜间就甜透了整个农家的冬米糖的梦……

  梦里送走了多少个冬至,善良而勤劳的爷爷也早已安息在故乡的大地上了。但我竟然没能保存下一张那给我留下了深深记忆的、由白梅变成红梅的梅花图来。我只依稀记得那写在图画两边的一副对子:“但看图中梅树红,便是门外柳叶青”。若干年后的某一个冬天,我远离故土,滞留在江南一个陌生的小城里。在一个最寒冷的冬至之夜,我裹紧身上的大衣,听着窗外的风雪声,心里默诵着白居易的诗“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这时候,不知道是一种温情还是一片乡愁,使我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在想,在遥远的家乡,一切有生命的,该又都沉浸在那深深的温暖的冬至的梦中了吧?那么,请你们接受我深深的、遥远的祝福吧。

  【前言】

  《当代神农氏》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比作我们的祖先炎帝,这是作者及全世界人民对袁隆平的高度评价。文章讲述了他从1964年到1975年这10多年里,顶着巨大的压力,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故事。文章从四个方面表现了袁隆平不计个人得失,献身科学事业的伟大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的歌颂和崇敬之情。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和爷爷向往、热爱春天的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知道一年有多少个节气吗?会背二十四节气歌吗?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和其中的一个节气有关,哪个节气?(冬至)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通过预习课文,你对冬至这个节气有哪些了解吗?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次走进课文,去细细品味,去感受冬至的梦的美好。

  二、品读感悟

  1、请同学们打开书第29课,快速默读课文,冬至的梦是怎样的梦?勾划出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在书中的空白处写上你的体会。

  2、全班交流

  预设一:第二自然段

  (1)冬至的天气是怎样的?(图片)冬天还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最冷的节气是哪个节气?(大寒)冬至离一年中最冷的大寒还有一个月的时间,那离温暖的春天就更远了,但是就在冬至和春天漫长而寒冷的时间里,一切有生命的事物都做着自己温暖的梦、希望的梦。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一句话——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再看这段话,你有什么新的体会吗?

  (2)都有哪些事物在做着温暖的梦、希望的梦?

  同学们想象一下,还有哪些事物也做着温暖的梦、希望的梦?一个省略号让我们产生了无尽的遐想。这些事物在寒冷的冬天,看上去是那么冷清,但他们背后隐藏着的是什么呢?是生命的涌动,是迎春的力量,我们不禁为这种强大的生命力而震撼,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感受生命的血液在涌动。(感受到作者对生命力的讴歌。)

  (3)在这样寒冷的冬天,如果让你去寻找春天的足迹,你觉得容易吗?那要怎样找啊?作者是怎样找的?(动作:拨开、扒开,仔细)

  作者多善于观察啊,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同学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善于发现,这样对你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经过作者一番仔细寻找,他找到春天的足迹了吗?他的心情怎么样?你能带着欣喜的感受读一读这段话吗?

  他们已经等不及了,谁等不及了?他们会说话吗?到底是谁等不及了?你觉得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板书:向往春天、热爱生活)

  冬至过后,人们就开始期盼天气转暖、大地解冻、小河流水、枝条吐绿,一切事物在呼唤春天中焕发出勃勃生机。所以说,冬至的梦里充满了——温暖、蕴藏着——希望,下面就让我们在读中品味这份温暖,在读中感悟这份希望。(配乐读)

  (读得真好,老师相信你的心中也一定涌动这对春的向往与热爱)

  这样优美的文字,让我们能把它记在心里,经常重温这份温暖与感动,谁能试着背诵几句。

  还有哪些段落或句子你感受特别深,我们接着交流。

  预设二:第三自然段

  (1)为什么要经过难熬的八十一天?从冬至开始数九,看大屏幕,《数九歌》。冬至的梦要历经九九八十一天才会迎来明朗温暖的春天。

  (2)你从哪些词体会到了我和“爷爷”对春天的期盼?

  我们在读的时候就要突出这些词,谁想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这个自然段,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我”和爷爷对春天的期盼。

  第五自然段

冬至的梦教学设计反思 冬至的梦教学设计

  (1)文中除了第三自然段提到了梅花图,还有一个自然段也提到了梅花图,哪个自然段?从这个自然段你体会到了什么?

  (2)齐读对联。你觉得爷爷是怎样的人?

  文中两次提到梅花图,饱含了“我”和爷爷向往春天、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感。让我们再读对联,体会“我”和爷爷对春天的向往、热爱之情。

  生活是多么美好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作者和爷爷那样心怀希望,热爱生活。文中还有那些文字写得特别美,让你感受最深?

  第四自然段

  “哦,……!”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在冬夜里等待春天的过程是美好的,因为它让我们始终心怀希望,心怀向往,下面就让我们沉浸在这个梦里,去感受它的温暖、漫长,而又充满希望。(配乐朗读)教学方法

  冬至的梦是多么美好,你能不能模仿文中的写法,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你心中冬至的梦。

  那是的梦,是的梦,是……

  三、课外拓展

  课下请同学们搜集有关冬至的诗歌、谚语,摘抄在采蜜集上,并背诵文中的第二自然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6766271/933329811.html

更多阅读

教育科研描写“春天的作文”教学设计 描写春天景色的作文

描写“春天的作文”教学设计于志波 的工作室描写春天作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春天的景物以及对春天的感受写下来。2、写时要表达真情实感,注意把句子写通顺,不写错别字。3、按要求完成习作,题目自拟。4、培养学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学设计评析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与评析发布者:郭进莲发布日期:2011-07-17 08:56:50.0“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与评析郭进莲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培养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地球在宇宙中教学设计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课标分析]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目的是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来看,地球是普通的,但地球上存在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而说明

声明:《冬至的梦教学设计反思 冬至的梦教学设计》为网友青春万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