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如何创新?下面一起随小编来看看吧。
一、教职员工参与学校管理决策的意义和必要性
1.增强多元教育责任主体意识
学校管理的主体应包括学校管理者、教职工和相关政府行政部门,要实现学校管理的最优化,就必须让学校管理的各个主体增强各自的责任意识。目前我国中小学普遍存在学校责任主体形式上多元与实质上单—相矛盾的情况。在长期形成的集权制度文化影响下,责任主体被单一化了。让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决策有利于明确各个主体的责任,提高其责任能力,强化其责任行为,从而使学校拥有良好的内、外环境,高效实现学校的管理目标和教育目标。
2.提高教职工工作满意度,构建和谐校内关系
教职工工作满意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的高低,教职工参与学校决策管理本身也是其自我价值的体现。参与管理决策为“自下而上”的信息流通提供了必要的渠道,有助于消除干群之间的隔阂和矛盾。同时,教师参与制定决策也能消除其对某些新决策的抵触心理,提高对对决策的认同感,使决策得以有效地贯彻执行,既有利于提高学校管理的有效性,也有利于保证学校管理环境的和谐。
二、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决策的主要问题
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决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教职工参与管理决策却存在不少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决策的机制不健全
教职工主要通过学校党团组织和各种群众组织参与学校管理决策,如:党组织、校务委员会、工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但不少学校,尤其是在中小学,这些组织所起的作用相当有限,有些甚至有名无实。
2.教职工参与管理决策的积极性不高,参与决策的意识淡薄
在长期的集权制文化影响下,“官本位”意识影响了不少教职工,这导致不少教职工认为学校管理决策是领导的事情。
3.教职工参与的管理决策重要性不强
有些学校管理者为了体现其管理的民主性,往往让教职工参与一些无关紧要的学校管理决策,以此来满足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需要,应付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检查,而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却不让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决策,独断专行。
4.学校管理者对于教职工参与管理决策的情境认识不深
阿露托和比拉科就参与程度与教职员工的满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把教职员工参与决策的程度分为三种不同状态:贫乏(参与得太少)、饱和(参与得太多)和均衡(参与得不多不少)。测试结果表明,参与程度处于均衡状态的教职员工正好是感觉最满意的一组,而认为自己处于贫乏状态或饱和状态的教职员工相对来说则不太满意。因此,学校管理者首要的是给教职员工提供恰当的参与机会,而不是一味地提高他们的参与程度。
三、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决策的情境分析
学校管理决策情境指在进行学校管理决策时所面临的情境,包括学校管理者的情况、教职工所具备的条件以及学校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环境,这三个要素决定了应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决策。其中教职工所具备的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在学校管理决策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因此,学校管理者在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决策这一问题上,应该明晰学校教职工就当前学校管理决策而言,具备了什么样的条件?面临的情境是否需要教职工参与决策?如需教职工参与决策,应积极鼓励还是允许但是限制呢?一般来说,影响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决策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是否在教职工的“接受范围”之内、教职工是否具备当前决策必需的知识技能、是否和当前决策的结果有利益关系。所谓教职工的“接受范围”指的是,在学校管理决策中,有时候教职员工会毫无异议地接受管理者的决策,根本不会怀疑管理者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西蒙认为“,在每一个教职员工的心里都有一个可接受范围,在这个范围里,教职员工会毫不怀疑地接受命令,而不会质疑命令的合理性”。这一因素和其他两个因素一起构成了影响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决策的主要因素,这三个因素相互组合形成以下五种情境。
情境I:在教职工的“接受范围”之内,无论教职工是否具备参与当前决策必需的知识技能,是否和当前决策有利益关系,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决策对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不会产生影响,因为在这一情况下,教职工根本不会怀疑并且能完全接受学校管理者作出的决策,从降低管理成本出发,可以考虑没有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决策。
情境II:在教职工“接受范围”之外,教职工具备当前决策必需的知识技能,也和当前决策的结果有利益关系。在此情境下,学校管理者应该充分让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决策,因为教师具备了相当的决策能力;当前的决策结果也涉及到教职工自身利益,这使得他们关心决策的结果,保证了他们参与决策的积极性,从而使学校管理者和教职工共同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在此情境下,不让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决策所引发的不满也是最强烈的。
情境III:在教职工“接受范围”之外,教职工具备当前决策必需的知识技能,但和当前决策没有利益关系。在此情境下,教职工参与决策可以,只是应该受到限制,因为他们有决策能力,但是因为他们和决策结果没有利益上的相关,所以积极性是有限的,无法保证他们能严肃对待学校管理决策,可能最终影响学校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在此情境下,教职工无法参与学校管理决策也会引发一定的不满。
情境IV:在教职工“接受范围”之外,教职工不具备当前决策必需的知识技能,但和当前决策有利益关系,在此情境下,教职工参与决策可以,但是应该受到限制,因为教职工缺乏当前决策情境要求的决策能力,但当前的决策与教职工自身利益有关系。由于缺乏和决策相关的技能,他们给决策本身带来的积极性是有限的,无法保证他们能科学地对待学校管理决策,这将最终影响学校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在此情境下,教职工无法参与学校管理决策也会引发一定的不满。
情境V:在教职工“接受范围”之外,教职工不具备当前决策必需的知识技能,也和当前决策没有利益关系,在此情境下,应该避免让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决策,因为教职工不具备目前决策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技能,不能做到理性决策。当前的决策与教职工自身利益也无关,这使得他们不能科学地对待学校管理决策,最终影响学校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在此情境下,教职工无法参与学校管理决策也会引发一定的不满,应通过解释让他们了解决策过程,尊重他们的知情权。
四、学校管理者与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决策
影响学校管理决策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因素有很多,就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决策和情境关系而言,学校管理者在决定是否让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决策、多大程度上参与学校管理决策之前,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形成正确的观念民主管理是前提,但是必须对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决策的情境有正确的认识,没有正确的认识只会走入误区,要么是违背了民主管理的原则,要么是在所谓的“民主”管理引导之下导致学校管理决策的低效和无效。
2.对决策情境做出正确的评估即明晰以上五种情境,看目前的情境属于哪一种,然后根据这一判断结果来决定如何让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决策。当然,决策者要对决策情境作出正确的评估,必须通过广泛的调查了解以及自身积累的判断能力来进行。
3.健全学校民主管理决策制度以国家制度为依据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学校民主管理决策制度。民主管理决策制度包括民主决策制度、民主监督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以及程序制度等上位制度;学校现有的教代会制度、校务委员会制度、校务公开制度等,都是民主管理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目前的问题是,需要对民主管理决策制度内容进行细化,包括组织的构成、代表产生的方式、权力的配置、工作程序等方面,并且增强其可操性。
4.健全学校民主管理组织机构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民主管理的专门机构体系。目前学校需要建立的民主组织机构包括民主决策机构、民主监督机构和反馈机构,为实施民主管理提供组织保障。对学校已有的民主管理机构要明确其性质和职能,合理配置人员,在民主管理机构的人员构成上要充分考虑人员的代表性和比例,使广大师生员工都有机会直接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