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元宵节图片 小学生元宵手抄报图片

元宵手抄报图片:

  吃元宵是一个古老的汉族传统节日习俗,多在元宵节吃,也有当点心吃,一般有多种馅料,其中豆沙馅的最为多,元宵除了一般的,还有酒酿小圆子等种类。

  意喻团团圆圆、平平安安。

  传说一

  关于元宵节习俗的形成,说法颇多,但一般变为在汉代就初具雏形。史载汉武帝的时候,汉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据称“太一”是当时相当显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并有恩于汉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较隆盛。相传另一位汉室皇帝汉文帝也和元宵节有关。

  相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大臣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劫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做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汉武帝准奏,“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

  传说二

手抄报元宵节图片 小学生元宵手抄报图片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来历,汉族民间还有种有趣的传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因为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煮而食之。从此,元宵节吃元宵便成了一种传统。

  传承与发展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这首清朝的《上元竹枝词》就反映了北京老早以前就有元宵节吃汤圆的习惯,并且当时已有以出售汤圆著称的字号。

  正月十五元宵节将至。元宵也称灯节。在中国,唐朝遗留下来灯节观灯的习惯一直在汉族民间流传着。

  元宵佳节,北京的饮食、糕点铺,甚至连马路两边都设摊兜售汤圆,家家户户在正月十五这天都吃碗热气腾腾的汤圆,人们是多么留恋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风俗呀!

  汤圆又叫汤团、粉果,因为熟了浮在水上,古代又叫它浮圆子。人们在元宵节吃汤圆,实际上是思念亲人、渴望团圆的意思。宋代周必大写《元宵煮浮圆子诗》是我国最早描绘汤圆(元宵)的诗:

  “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

  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

  星灿乌云裹,珠浮浊水中。

  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周必大是南宋孝宗时大臣,平时整肃军政,励精图治。这首短诗里已经流露出他举碗盼望全国人民团聚的思念,连灶下生火的丫头都为大家煮食汤圆时浸沉在思念故乡那种深沉的情绪里感到诧异呢!吃汤圆,忆亲人。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注:更多内容请关注爱华栏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6859371/21157274.html

更多阅读

端午节手抄报简单图片 小学生端午节手抄报图片大全

   中国的端午节手抄报欣赏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是我们的端午节,在这个节日中,我们都会遵从家乡的传统习俗,来庆祝这个节日,这就是中国的端午节,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下精彩的端午节手抄报吧。  手抄报一:  手抄报二: 

保护环境手抄报的图片 小学生保护环境手抄报图片

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全球范围内已树立了可持续发展观。同时就中国在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提出了建议。而作为学生,做环保手抄报可以提高环保意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小学生保护环境手抄

关于春天手抄报的图片 小学生春天手抄报图片大全

春天是一只快乐的小鸟,让世界充满欢乐。春天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小编整理了小学生春天手抄报图片,希望欣赏!小学生春天手抄报图片大全小学生春天手抄报图片1小学生春天手抄报图片2小学生春天手抄报图片3小学生春天手抄报图片4

声明:《手抄报元宵节图片 小学生元宵手抄报图片》为网友别太用力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