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的传统“巧食”习俗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各地风俗一般都要吃“巧食”。在浙江杭州、宁波、温州等地,这一天晚上要在庭院内陈列“巧果”和各种瓜果。“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其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溶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擀薄,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然后入油炸至金黄即成。人们一边吃巧果一边仰望星空,祈盼自己变得心灵手巧。乞巧时用的瓜果也是多种多样,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草,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称为“花瓜”。

  在我国一些地方的糕点铺,这一天还要制作一些织女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出售时又称为“送巧人”,民间认为,吃了这种“酥糖”的人会变得心灵手巧。

  在我国山东,这一天要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她们还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泪”,因为是牛郎织女相会所致。

七夕节的传统“巧食”习俗

  在福建,七夕节时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一般是斋戒沐浴后,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有的地方,七月初一开始泡巧菜、做巧工,将豆、麦盛放在有水的盘子上长成芽,初七这天做成巧芽汤食用。

(爱华阅读配图)

  一个“巧”字形象地道出了七夕食俗的独特之处,表达出了人们追求心灵手巧、合家安康、生活美满的美好愿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6916671/207014402.html

更多阅读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

2013-08-13 14:11:47| 分类: 节日文化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本文转载自海风《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

七夕节的来历 七夕节手抄报内容 七夕节的来历

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又要到了,亲爱的朋友们,当你们学过牛郎织女的课文后,是不是很有感想啊!老师布置的手抄报作业弄好了吗?出国留学网手抄报栏目为您提供七夕节手抄报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喜欢就收藏吧,记住了,是出国留学网哦!七夕节手抄报

青年节的手抄报 关于七夕节的手抄报

关于七夕节的手抄报:牛郎织女鹊桥会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传统节日,但不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关于七夕节的手抄报:七夕节的故事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是我国传统的七夕节,又称乞巧节

七夕节的习俗有哪些?

七夕节的习俗有哪些?――简介 七夕节的习俗有哪些?七夕节的习俗介绍:七夕节的习俗有哪些?――方法/步骤七夕节的习俗有哪些? 1、1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

谜语大全及答案 有关七夕节的谜语及答案

  谜语题目:妇女曝水于日下,绣针投之看工拙(打一七夕习俗)  谜语解析:该习俗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通常是用面盆准备鸳鸯水,然后在七夕节的那天中午将缝衣针轻轻平放在水面上,

声明:《七夕节的传统“巧食”习俗》为网友牵手夕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