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股票可以买?什么样的最好绕着走?投资市场没有铁律,但是总有些相似的规律。
普通股投资市场的情况有点像周星驰在《国产凌凌漆》里所说的那样,“你看到的刮胡刀其实它是电风扇,这个电风扇其实是皮鞋,而皮鞋呢,则是刮胡刀”。这种情况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困难重重,因为投资市场是如此难以描述,没人能告诉你,什么样的股票可以买,这里没有铁律。
既然如此,我们不妨从反方向来看一看,让我们避开那些容易让投资者产生幻觉的投资陷阱吧。
内幕消息陷阱
www.aIhUaU.com/
的确有这样的人,他宁愿相信街道上萍水相逢的一个推销者,也不愿意相信和他最亲近人的劝告。人有的时候越接近老年越会出现这种倾向。而在公司人中也总会有这样的投资人,他宁愿相信他不了解的小道消息,而不愿意相信公开发布的公司经营数据。
谈到投资,很多人似乎就喜欢用小声音来讲话,似乎声音小就可以使信息的价值加倍。
所谓内幕消息其实还可以细分,一种根本就是在骗人,在资本市场稍好一点的时候,你就会不断接到有内幕消息提供的电话,当然前提是你需要为这些内幕消息付费,这种问题的解决应该可以在法制节目里找到很好的答案。
还有一种内幕消息,似乎有根有据,有的时候还是你的某个朋友专门打电话来通知你的,比如“是证监会××的秘书说的”,听到你震惊的反应后,你的朋友获得了宣告感的快乐,但是这种消息既然已经传了这么远,那肯定早已经在市场中有所反映了,就像我们以前常说的,“你知道的都是错的”。
小心创业期的公司
作为一般投资者来说,要对投资创业期的公司保持谨慎小心的态度,特别是对那些产品听起来很花哨的公司,这种警惕性更应该绷得紧一点。这就像你要刚认识一个人就要把钱交给他,这种风险自然比把钱交给熟人要大得多。
当然,投资创业期公司可能获得的利润也很可观,但是对于上市公司,从历史统计的公司衰减率来看,大多数投资是不成功的,不如我们等到那些创业公司真的做出不错的业绩之时再投资它。
市盈率陷阱
对于非周期性的高成长公司,它们的利润会随着公司的发展不断上升,所以市盈率也会因此不断升高。而周期性公司却做不到这样,因为市场知道“好花不常开” 的道理,所以在周期性公司业绩非凡的时候,很多有经验的投资者就开始预期是不是这个行业的冬天就要来了,他们会抛售手中的股票以兑现。在这种时候,强周期性公司的股票,从表面看起来非常出色:业绩在过去几年大幅度提升,而股价相对来说并不算高,公司的投资在增加产能在扩大。而那些股票分析员从来都喜欢对这些周期性的公司给予温和的乐观预期,不管在什么时期,他们总是认为那些周期性的大公司的业绩像大象爬坡一样,规律地每年保持匀速上升。特别是在资本市场情况比较好的情况下—一般周期性行业在景气周期中,资本市场都处在比较好的情况—这种公司太容易让人上当了,因为它看上去非常像别的投资者没有发现的无价宝一样。不过到了周期性行业的不景气时期,即使是再出色的周期性公司也很难独善其身。2007年至2009年上半年的中国钢铁和有色金属类公司就明显表现出这种市盈率陷阱。
好赚公司很可能有陷阱
《第一财经周刊》在去年也曾经说过,要看看杂货店里和超市中哪个产品好卖,这也许会对投资者的投资有一定帮助。不过这只是一个公司有价值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好卖的公司不一定是好公司,而好公司的产品肯定是好卖的—要不然杂货店老板根本不用辛苦蹬着三轮车上货,直接去做投资就可以致富了。
一个产品好卖有很多原因,有时候是因为它碰巧适应了某个潮流。如果这家公司质地优良,善于抓住机遇,又碰巧适应了某种潮流,那就属于费雪所谈到的那种因为走运而出色的值得投资的公司。但不是所有公司走运了就一定能出色的,比如1980年代那些看起来很出色的家电生产公司,你还能叫出它们的名字么?
在中国市场上有很多“好卖”公司,是由于行业垄断或者寡头垄断造成的—你不买它的,别处也没有—这些好卖公司看起来不错,市场占有率也非常高,但是看看它们的资产收益,简直惨不忍睹,这些官僚型的公司把从市场上获得的超额利润都用于高得吓人的管理费用,吝啬给股东们多一分钱,却喜欢没完没了地向股东再融资,投资者买了这种公司肯定免不了要做噩梦。
够“便宜”的股票也够危险
这要看投资者怎么看“便宜”这个词,因为在资本市场上普遍存在这个规律,那就是“越便宜的越贵”。在这说的便宜是绝对的价格,往往资本市场上相同条件下绝对价格低的产品,都是比较差的产品。在一些海外市场还有规定,如果价格低到一定地步就要退市,所以很多低效上市公司都会进行股票合并,比如把十股合并为一股,减少上市总股数而总市值维持不变,这样可以使每股价值升高,以逃避被退市的处罚。因为在中国市场上没有这种退市规则,所以总的来看,那些足够“便宜”的股票才是足够危险的。很多刚开始投资的投资者却比较喜欢这种绝对便宜的公司,同时由于在中国市场总的来说还是资金过剩—这可能是中国的其他公开市场的投资产品的收益率对中国投资者来说不够有吸引力造成的—那些危险的“便宜”股票由于买的人多了,在一些情况下也会有相应的价格增长。但是,这完全要凭运气好坏,总的来说,资本市场上的“便宜”货会越来越便宜,因为它本身也许根本就一文不值。
业绩总比预料的好也是种风险
看起来太好的公司也是需要投资者小心的。有的公司的业绩总是比外界预期的好,这也需要投资者小心。因为对于大多数大券商的证券分析员来说,和上市公司沟通是他们的一项工作,而上市公司会把自己的业绩预先透露给这些苦心孤诣的分析员—我开始对证券分析员是比较崇拜的,以为这些专家真是厉害,通过几张报表就能准确估算出一个硕大无朋的上市公司的预期业绩,后来才知道,原来如此。那么,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业绩总是强于市场对它的预期那就有问题了,起码这家上市公司要超出同行业一大截,而且又是所有的人没有想到的,那么这个公司有什么不可告人的法宝呢?
事实总是那么无聊,这种公司往往没有什么聚宝盆,很简单,它们很可能在撒谎。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和我们一样,他们的行为也由奖励和惩罚制度决定,如果好处对于那些道貌岸然的管理层足够大,他们就可能为了利益而撒谎。很大可能是,足够好的公司业绩可以使管理层获得足够多的期权、股票溢价收益,或者公司闪亮的业绩可以使公司获得更多的融资。
如果这家上市公司具有以下三个条件中的两个而它们的业绩又出乎意料的好,投资者就要对这个公司提起警惕了:
对管理层的监管比较疏松,缺乏有力的外部审计和独立董事
管理层有比较强的竞争压力
管理层主导人物性格跳跃,有很强的不稳定倾向
在中国的上市公司中这三项都具备,而且业绩总是超级好的上市公司,在一些互联网企业中是存在的。
不要指望从“庄家”手里挣到钱
遇到过这种企业么?在牛市的时候使劲涨,在熊市时则没有反应。
如果有个企业,在牛市中使劲涨,而在熊市里,别的股票在往下跌,而它独善其身—这不是在做梦吧?很多投资者梦想的就是它。但即使这种企业真的存在,你恐怕也要对它小心一点。首先,让我们来想一下,为什么会有这种公司,不受到资本市场的负面影响?
绝大多数投资者买股票的原因是因为预期这家公司的股票价格会上涨,而在熊市中整个市场资金都在回收的情况下,市场的总体市盈率会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某只股票的价格不下降就说明它的业绩在整体不景气的预期下还要比经济景气时期要好,那么它是一家反周期行业的公司么—先不管是不是真的有这么一家反周期公司。别忘了第二个条件,在牛市的时候,这家公司涨得比别人还多,这是反周期行业的公司所不能达到的。那么只有在一种理想的情况下存在这种公司,这个公司所在的行业是垄断地位,而且这个行业是在迅速发展—你不觉得这两个条件是矛盾的么?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情况存在,这只股票的价格被某些投资者控制了,他们动用资金使某只股票在一定时间段里产生价格变化,以达到他们的某种目的。这也就是经常听到的“庄家”。
很多投资者喜欢投资到这种有“庄家”的股票当中去,他们自以为能在其中浑水摸鱼。这种“庄家”游戏基本上属于一种“零和游戏”—如果算上证券交易的手续费和税应该是个负和游戏,因为中国市场的这部分费用并不高,就把它忽略掉吧—一般投资者如果能赚到钱,那也就是你从“庄家”那里赚到的,但是,如果这个“庄家”总是被人赚到钱,又怎么可能成为 “庄家”呢?所以,在这个游戏中肯定是“庄家”赚钱的几率大。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如果把投资变成了小概率事件,那是危险的。
不要搭理“第二个”公司
投资者应该避免这种公司:“第二个××”。在美国市场有第二个微软,第二个苹果,第二个谷歌;在中国市场上有第二个茅台,第二个海尔,当然那些公司是不是能实现它们伟大的目标,是需要时间考验的;而在体育赛场上,我们也听说过很多次第二个马拉多纳或者第二个乔丹这样的说法,但是那些人哪个成为乔丹和马拉多纳了?在资本市场恐怕也是如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会有什么情况呢?就像《大白鲨》中的那句台词,你什么时候看到过“第一名出局而第二名安然无恙的”?
还有一个问题,在乔丹和马拉多纳如日中天的时候,从来没有听过评论界评论谁是第二个乔丹,只有在乔丹退役后,这种“第二个”才多了起来。在最成功的公募基金经理彼得?林奇看来,只有被推崇为“第一个”的公司在遭遇问题时才会有“第二个”出现,比如1990年代的IBM,它那些第二个们没有赶上老大的辉煌,而遇到的亏损问题却比IBM有过之无不及。
投资“第二个”不如直接投资“第一个”,投资者要记住的是,所谓“赛螃蟹”这种食品是用鸡蛋和醋做的,它只是种“穷快乐”而已。
虚假的“寡头”公司
有的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不低,而且业务发展很快,但是如果它的业绩只是来自几个大客户,比如40%只是来自一家巨无霸公司,那么这家市场占有率还不错的公司就存在很大的风险。特别是代工企业,这种问题尤为突出。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这种代工型企业在台湾就很兴盛,在繁荣时期这些公司的股价也高得惊人,但是在受到其他地区成本挑战后,这些代工公司中没来得及转型的都损失惨重。
除了单一客户风险,代工企业对于客户的议价能力不高,毛利率低也是一个大问题,这些公司在经济良好的情况下还可以赚到不错的钱,但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利润就被压缩到整体亏损的地步,所以管理层就要拼命压缩还具有弹性的成本,来使公司有利可图。这也就是为什么血汗工厂最多出现在这种代工企业的原因。
“热门”公司也得悠着点
投资者首先应该冷静思考的就是是否要投资那些“热门”公司。有时候某种行业某个公司的宣传会铺天盖地,全社会所有媒体都在关注它,好像这个行业的发展可以解决当前所有的社会问题。比如在1990年代末的互联网类公司,就是如此,投资者在社会潮流的推动和压力下本来以为马上人就可以在天上飞了,但是后来才发现,飞走的是自己的钞票。
热门股在还热的时候上涨得很快,分析师们不得不一次一次变换自己的估值方法才能解释股价上涨的原因,而如果没有有力的利润支撑,那么这些股票价格下跌的速度要比上涨的速度还快。投资热门股的投资者所能做的只有及时出手,不然的话,那些股票就再也回不到原来的价格了。
避开投资5大陷阱 投资须避开的10陷阱
更多阅读
避开创业9大陷阱 创业必备 创业投资要避开的误区
案例一小马拉大车王平对自己准备投资的电磁炉项目充满自信,他认为这个项目一定能给他带来不菲的收益,加上通过关系,他轻而易举就从银行“套”到了大笔资金,更加信心爆棚。他很看不起同行们缩手缩脚、>小打小闹的样子,心想要干就大干
避开投资5大陷阱 格子铺,光环四射的投资陷阱
格子铺,应该是从香港或者日本传过来,这几年有点风行的样子。其实投资格子铺,风险格外大,大家最好谨慎。 一间格子铺,真正能生存下去的话只有一个理由,就是良好的沟通了供应方和需求方,可事实呢? 格子铺的卖家中绝大部分比例纯属
避开投资5大陷阱 连锁加盟要避开八大陷阱
连锁加盟的发展,已成了国内近几年来最为引人注目和关切的业态。然而“加盟神话”年年的上演,有些以喜剧收场,但是大部份都是悲剧收场一“财去人空”。从事连锁加盟真的有这种一本万利的神话吗?答案是“有”,但也等于“没有”,高获利的背
网络新媒体年终总结 媒体总结网络十大陷阱
随着网络的发展,利用网络诈骗的不法之徒也应运而生,眼花缭乱的网页中渗透着五花八门的骗术,《新文化报》总结出了网络常现的十大陷阱。 网络传销交钱入会,靠发展下线赚钱。与传统传销相比,扩散范围更广、速度更快,而且传销的产品
避开创业9大陷阱下载 创业投资需要谨防的三大陷阱
在连锁加盟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创业者从中找到了致富成功的途径。可是,连锁加盟是一把“双刃剑”。加盟者不仅会在发展模式和货品渠道等诸多方面受制于人,还有可能上当受骗,落入一些不法分子铺设的加盟陷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