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提高培训有效性的措施与方法
企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员工进行培训,但是培训的效果不明显,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因此致力于提高培训的有效性成为了企业的当务之急。
1.认真做好培训需求分析
(1)要进行组织分析。主要是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确定培训的需求,保证培训符合组织的发展目标,而这种目标的实现和管理者对培训的支持具有十分重要的联系。
(2)要进行工作分析。主要通过对企业的目标、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分析,找出企业当前状况与应有状况之间的差距,确定培训是否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是否能改变企业的现状。
(3)要进行个人分析。即对员工的需求分析。企业应建立人员信息系统,包括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学历、专业、工作经历、现有素质和技能等,以便在进行需求分析时,掌握员工实际情况,合理进行分类,做出正确评价,制定切实可行、高效的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2.根据企业情况进行预算的设定
(1)根据不同职级的培训内容,选择不同的培训方式并进行培训预算。对于公司内部各职能部门或班组自办的培训课程,可以安排企业内部讲师,他们更熟悉企业的情况,往往讲的实际,容易懂,用得上,成本低,效果好,费用可以由公司自主确定。对于新的管理方法、理念和新产品、高新技术的引进,往往从企业外的研发单位、咨询公司或高校聘请讲师指导,聘请外部讲师可以和一些信誉好的咨询培训机构联系,了解其报价,这样能成为制定培训预算的参考。
(2)在预算设定方面采用新方法。在培训经费问题上,要改变以往企业中花费多少报销多少的错误观念,可以采用企业拨付专项经费与个人承担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建立带薪学习和培训经费保障制度,加大对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这样既可以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又可以使员工得到更多更充分的培训,可谓是一举两得。
3.完善培训评估
培训效果评估的目的在于检测培训目标是否达成,以便改进培训工作,提高培训的水平。根据美国著名学者柯克帕特里教授提出的四层次框架体系理论,企业的培训效果可通过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评估:
(1)反应层。即受训者对整个培训的满意程度。
(2)学习层。即确定学员在培训结束时,是否在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得到了提高。
(3)行为层。即受训者接受培训工作后在工作行为上的变化,是否能够将培训所学应用于实际的工作当中并且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个人绩效的提升。
(4)结果层。即培训带来的组织产生的变化,即培训的投资回报,主要指由于员工受到培训而给组织带来的生产效率提高、利润增大等。
通过对这四层的评估,可以对于企业的培训效果有一个比较完善的把握。但同时还要注意,有些培训的效果具有滞后性,需要企业在培训评估中对受训者进行长期的跟踪性的评价。
4.积极推动培训成果的转化
为了使员工通过培训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转化和运用,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服务,企业就应建立相应的机制:
(1)协作支持机制。管理者应与员工共同制定下一步的绩效目标,以更好地利用培训中所学到的内容,发挥培训的最大效果。如受训者的上级领导的鼓励、提醒和指导,并积极为培训成果的转化创造条件;同事的合作与支持,同事之间经常交流、讨论培训成果转化的经验和教训,为受训人员提供必要的帮助和鼓励。
(2)强化激励机制。即把企业培训与奖惩、晋升、加薪等激励机制结合起来,强化受训者的培训转化行为过程与结果。员工受训后如果能把所学知识、技能运用到工作中去,提高工作业绩,企业则给予员工加薪、晋升等奖励,调动受训者进行培训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5.积极倡导培训新理念
(1)积极倡导培训是福利、培训是奖励的理念。将培训看作是是一种奖励,是对员工工作的肯定,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员工素质,丰富了技能,培训为员工创造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培训也丰富了人生,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此外还可将员工培训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联系起来,使培训经历和培训成果成为员工晋升的阶梯,以提高员工参与培训和将培训成果转化到实际工作中来的积极性。
(2)倡导通过培训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理念。成功的企业将培训和教育作为企业不断获得效益的源泉,因此,企业应借助培训和教育的功能,使企业成为“学习型企业”。企业应对员工实行终身教育,倡导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把“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变成每一位员工的自觉行为,鼓励员工自我教育、自我培训。
(3)现代的培训还可将员工的学习成果加以转化和利用。企业将受训员工的学习成果,包括提案报告、成功经验报告、学习心得报告,以及发现的新问题收集起来,编辑成知识手册,以供企业员工的翻阅与学习。此外,企业还可利用内部刊物等形式指导受训员工进行培训成果转化,这样做可以把员工应用培训知识产生的宝贵经验系统化,也为知识的进一步应用和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6.做好培训师的选择及课程安排
(1)在选择培训师时应当注意的问题。首先作为一名合格的培训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要有专业方面相关的工作和教学的经验;其次要有教学的能力,包括语言表达的能力和传授知识的能力;再次,还要具有敬业精神。只有选择了具有以上三方面特质的培训师才能为培训效果的实现提供保证。
(2)在安排课程时要考虑的问题。首先要注意培训对象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毕竟培训对象是成年人,在心理和生理结构上已经成熟,都是具有一定生活和工作经验的人,所以在授课时应当兼顾到他们的生活及文化背景,并且用他们所关心的话题来调动现场的气氛引发受训者的共鸣;在选择培训方式时,因为企业的培训毕竟有别于学校教育,采取灌输型的培训方式效果会不太理想,所以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培训方式,如专题讲授式或不同的培训组合等。
7.加大运用先进科学技术的力度
利用高科技来丰富培训手段和提高培训质量,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企业培训的潮流。这种技术创新,使员工获得新知识和新技术的速度大大加快,同时也使企业可以迅速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
(1)培训与现代先进技术相结合。利用高科技来丰富培训手段和提高培训质量,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企业培训的潮流。这种技术创新,使员工获得新知识和新技术的速度大大加强。
(2)通过先进技术深化培训内容。随着知识更新步伐的加快,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进程也越来越迅速,企业在巩固大规模培训的基础上,还要积极推进深度培训,深化培训内容,以实用、管用为原则,设计精品课程,使培训内容更符合企业发展需要和个人成长需求,进一步创新培训形式,并以赛促培,开展岗位能力竞赛,提高培训实效。
综上所述,虽然现代企业都已将培训活动放在了企业发展的显著位置,但是没有完善的培训规划,过分迷信高层次讲师和认为企业培训可以一劳永逸等问题仍然困扰着企业及其相关的管理人员。针对以上问题,如果企业能够加强对于培训需求分析的确定,调动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培训效果评估的进行,推动培训成果转化等问题的重视和实施,使得企业方和员工方密切地配合,那么势必能够达到提高培训有效性的目的,使员工的工作技巧和个人能力与企业的战略目标达到完美结合,共同促进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爱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