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典故 不屈不挠的成语典故故事

   关于不屈不挠的成语故事

  【成语】: 不屈不挠

  【拼音】: bù qū bù náo

  【解释】: 屈:屈服;挠:弯曲。比喻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成语故事】:

  汉成帝建始三年秋天,长安城内流传着大水将要进城的消息。大将军王凤见城内百姓争相逃命,就劝成帝和太后及后宫嫔妃都躲到船上去。王凤还建议让官吏登上城楼避水。群臣都附和王凤的意见,只有宰相王商反对。王商认为,大水不可能一日之间突然来到,必然是谣传。不一会,长安城就安定下来。成帝派人查问,果然是谣传。成帝当众称赞了王商,批评了王凤。从此,王凤对王商怀恨在心。

成语故事典故 不屈不挠的成语典故故事

  一次,王凤的亲家在当琅邪太守时失职,王商要惩处他。王凤主动找王商说情。王商不徇私情,还是罢免了王凤亲家的官职。王凤采取阴险手段,诬陷王商,成帝轻信王凤的话,罢免了王商的宰相职务。《汉书》作者班固评论说:王商为人朴实,性格不屈不挠,但最后还是罢官。

  成语不屈不挠比喻人的意志十分顽强,即使在困难或恶势力面前,也不低头、不屈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6939071/752556658.html

更多阅读

成语故事典故 捉襟见肘的典故,捉襟见肘的成语故事

捉襟见肘的典故,捉襟见肘的成语故事【出处】(先秦)庄周《庄子·让王》。【释义】襟:衣襟;肘:胳膊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历史典故】曾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他是孔子的弟子,学识广博。他

成语故事典故 好好先生的典故,好好先生的成语故事

【出处】《世说新语·言语》。【释义】指那些不管是非曲直,保持一团和气,只求与人相安无事的人。又借指善良的人。【历史典故】司马徽是汉朝末期的名士,他很善于发现和鉴别人才,因此人称“水镜先生”。他曾推荐过庞统给刘备。因避

成语故事塞翁失马 塞翁失马的典故,塞翁失马的成语故事

塞翁失马的典故,塞翁失马的成语故事【出处】《淮南子·人问训》。【释义】比喻得失无常,祸福相倚。【历史典故】战国时期,有位老汉住在与胡人相邻的边塞地区,他们一家人以养马为生,来来往往的过客都尊称他为“塞翁”。塞翁生性

成语故事典故 鸿雁传书的典故,成语鸿雁传书的故事

【鸿雁传书的典故出处】《汉书·苏武传》。【鸿雁传书的典故释义】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鸿雁传书指通信。后来,人们就用鸿雁比喻书信和传递书信的人。【鸿雁传书的历史典故】汉武

古代成语典故故事大全 关于动物的成语故事典故大全

   关于动物的成语故事典故大全   《亡羊补牢》典故一  从前,有个人养了一圈羊。一天早晨,他发现少了一只羊,仔细一查,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钻进来把羊叼走了一只。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修,把窟窿堵上吧!”那个人不

声明:《成语故事典故 不屈不挠的成语典故故事》为网友简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