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张炎阅读答案 朝中措阅读题及答案

   朝中措 张炎

  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

  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

  【注】张炎:南宋词人。张炎前半生在贵族家庭中度过。宋亡以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落拓而终。

  8.本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的分析。(6分)

  9.请赏析“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一句的表达特色。(5分)

  答案:

  8【答案】(6分)本词借个人的羁旅之愁,(1分)抒家国之恨,抒发了江山易主,国破家亡的悲痛之情。(2分)词人冒雨出游,想通过观潮赏花来消忧,却被“梨花冷看”,(1分)只得转向莺啼燕舞的琐窗朱阁,在欢歌曼舞中一醉消愁,(1分)哪知酒醒之后,才知无家可归。(1分)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分析词的内容。本词上片“清明时节”二句,描写的清明时的雨,不是毛毛细雨,而成了哗哗大雨。恰在此时作者冒雨寻春,却被大雨所困,见到江边水急,浪潮翻涌。“翻被梨花冷看”。雨中寻景不成,因而只能到莺啼燕舞的珠帘玉户消磨时光,一醉解千愁。然而醉乡虽好,难以久留,醉醒客散,只见归鸦啼鸣,人去楼空。“折得一枝杨柳”二句,杨柳,古时清明节中家家户户门上插柳以祛邪。归去的途中,作者也随手折了一枝杨柳,但走至住所才恍然醒悟——流浪之人羁驻之旅,哪会有自己的家门呢?作者不禁感叹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一种天涯游子欲归无处,欲住无家的悲哀,猛然袭向心头。一枝无处可插的杨柳,满腹悲怨溢于词中,幽默中见无奈。词人用笔举重若轻,不见着力,是那么自然,用笔之巧,用意之妙,叫人拍案叫绝。其次要关注注释,宋亡以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落拓而终。本词很明显是作于宋亡之后,所以应有家国之恨。

  9【答案】(5分)梨花冷眼看 人,责怪诗人为何对他乡的山水花木如此苦恋呢?(1分)诗人不写自己对故国家乡的思念,(1分)反说自己被梨花责备,(1分)这种拟人和反写的手法,(1分)使抒情更加委婉含蓄,也更能催人泪下。(1分)

  【解析】

朝中措张炎阅读答案 朝中措阅读题及答案

  试题分析:雨洒梨花,本也是极美妙而又难得的一景,可是张炎并没有照实写来,而是反过来写梨花看人,而且是“冷看”,并且从她那冷淡的眼神中,词人感受到一种责怪之意——人生于世能像你这样不思故土,而对他乡的山水如此痴情苦恋吗?这“遭遇”,这“责怪”,与词人冒雨出游之意,真是适得其反,而又有口难辩,上片至此也就戛然而止,可是无限辛酸,无限悲恨,尽在不言之中。这种赋予客观景物以情感而后反写过来的方法,更能收到曲笔深情、宛转有致 的效果,因而在词中也就成了一种常用的手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6957771/922126201.html

更多阅读

行道树张晓风阅读答案 读张晓风的《行道树》

读了张晓风的散文《行道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是:“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可以说全文就是通过行道树这个形象阐述这个道理。何为神圣的事业?应该是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吧。如文中习惯于污浊

桃花溪张旭阅读答案 桃花溪

桃花溪 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矾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注释1、飞桥:高桥。2、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3、洞:指《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译文隐隐看见一座长桥,被野烟隔断;在石屿的西畔,借问打渔的小船。桃

鉴赏家汪曾祺阅读答案 幽州新岁作张说阅读答案鉴赏赏析

幽州新岁作张说阅读答案鉴赏赏析[唐]张说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共嗟人事常无定,且喜年华去复来。边镇戍歌连夜动,京城燎火彻明开。遥遥西向长安日,愿上南山寿一杯。[注]张说,曾任唐玄宗李隆基的宰相,封“燕国公”。与苏颐

桃花溪阅读答案 桃花溪 张旭 阅读答案

从意境的角度,赏析“隐隐飞桥隔野烟”一句。(5分)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诗句选用了“飞桥”“野烟”两个意象(1分),描绘了云烟缭绕,飞桥隐现的画面(2分),营造了幽深朦胧的意境,可谓佳妙。(2分)(2)表达了诗人对世

桃花溪张旭阅读答案 《桃花溪》阅读答案

《桃花溪》阅读答案桃花溪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答:(2)从意境的角度,赏析“隐隐飞桥隔野烟”一句。(5分)答:参考答案:12.(8分)(

声明:《朝中措张炎阅读答案 朝中措阅读题及答案》为网友酒醉出人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