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桦说那是因为家里穷。小桦的思维循环永远是这样的,父母全心全意对自己好,有一些对自己不好的事情是因为家庭困难;家庭困难之中父母还是对自己好,所以更应该孝顺回报父母。小桦又说过,她姥姥其实是被她舅舅和妈妈姨姨们饿死的。我很怀疑她爸妈值不得的她那么对待。
我常问小桦,世界上和我们最亲近的人是谁?小桦毫不犹豫,总是回答,父母。
可我为什么总觉得是配偶,至少法律规定就是如此。
在小桦看来,或许一个人让别人爱自己的理由只有血缘。仿佛出了血亲,其他都是要害你的人。难道除了父母,亲戚就没有一个为你考虑,希望你好的人?
我总觉得,让别人爱上我的理由,最核心的还是我的人格。我总觉得,父母可以形同陌路,而朋友也可以情同手足。
小桦说,别人也会对你好,但绝对不会像父母那样全身心地对你好。可父母真的全身心地对子女了吗?
我曾经对小桦说,当你评价自己父母时,不妨看看他们对你的要求,他们对自己的父母有没有做到。
新浪在征集春运路上感人的瞬间。是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如此饥渴,要去刻意征集感动?
回家就意味着幸福吗?为了回家在纠结要不要出无套台的小桦,让我看到了无限的心酸。
朋友28日要启程去美国了,等待他的是为期几个月的美国访问学者生活。现在的他踌躇满志。离家,对他来说是一种喜悦。
小桦决定26回家。明后两天她要挣够5000块钱,意味着每天要出三个以上台。回家,对她自己而言是感动,是享受。而在我看来不过是封建惯性和义务。
人至痛则呼母,因为巨大的痛苦让自己精神上回到了幼儿期。人至冤则呼天,因为除此之外还能如何呢?人累了就想回家。家是懦夫眼中的海市蜃楼。
其实你就是家。穷人的穷家,富人的富家。回家会让一切变好的家里也走不出离家一切都坏的人。
小桦的将来是可预测的。她是那种被极端父母锻造出来的优秀儿女。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可能的另一种解释是,what does no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 往往,特别懂事的孩子背后都有着特别极品的父母。

我同情她的境遇,但是早已厌倦了她那近乎宗教教条的陈述。但是,她总要找点什么理由让自己极高尚的道德追求和极卑微的现实联系起来。为了孝道而在卖淫。新时代的新话题。
我和小桦是没有共同语言的。这种对话的隔绝,有时候分场合会被人叫做代沟。其实,我觉得,那就是一种文明的冲突。是走出了村社社会农业文明的槛外人和槛内人的冲突。
这时的小桦应该在忙着qq上联系生意了吧。祝她一切安好,平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