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项工作都有方法问题,学校管理工作也不例外.管理方法是具体的,又是多种多样的.它同管理的目标、原则、内容和过程都有联系。下面是爱华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学校管理的方法,欢迎阅读。
学校管理方法:经济人假设
认为人的行为动机均起源于经济诱因,职工基本上都是受经济性刺激物激励的,管理上主张用经济性的奖酬来获取职工的工作和服从,管理的重点是提高工作效益上,对人们的情感和士气方面不予重视,并通过加大奖励的力度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这样的管理策略可能导致两个不良后果:一是人们不会做超出本职工作范围的事情;二是多给钱多干,少给钱少干,不给钱不干,一切向钱看。
学校管理方法:社会人假设
认为人的最大动机是社会需求,社交的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因素,而人际关系则是形成人们身份感的基本因素。职工们对管理方法的反应能达到什么程度,当根据主管者对下级的需要满足的程度而定。
根据社会人假设,采取的管理策略有:管理者更多注意工作人员的需要,应关心他们心理上的健康、归属感和地位感,管理者在奖励时不仅考虑个人奖酬,更应考虑集体奖酬。
学校管理方法:自我实现人假设
是指人们力求最大限度地将自己的潜力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只有在工作中将自己的才能充分表现出来,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根据自我实现人而制定的管理策略有:管理满足职工的社交需要,使他们产生自豪和尊严感;管理要为职工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条件;奖励以内在的奖励为主,即让职工在工作中获得知识、增长才干、得到满足和自尊,从而调动积极性。
学校管理方法:复杂人假设
认为人是很复杂的,人们的需要与潜在的欲望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这些需要的模式也是随着年龄与发展阶段的变迁、随着所扮演的角色的变化、随着所处的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的演变而不断变化的。
管理策略:管理者要有权变论的观点,即以现实的情景为基础作出可变的和灵活的行为反应,根据各人的不同情况,灵活地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因人而异,因事而异;管理者的管理策略不能过于简单化和一般化。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深入了解教职工的需要,才能正确运用激励理论。
(3)认真分析职工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激励措施。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由层次的,其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最有代表性。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生理、安全、社交、自尊和自我实现五个由低到高的层次,较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要就会出现,人在一定时间内会有多种需要,人的行为时由有时需要所支配的。
要分析并适当满足教职工的优势需要,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
学校管理方法:利用目标的作用来调动人的积极性。
在激发教育人员积极性的同时,必须利用目标的作用,使教育人员认识到目标的意义,帮助他们认识目标的可能性,将个人目标和教育机构的目标结合起来。
学校管理方法:注意使教职工有公平感。
行为科学研究证实,人的满足感不仅与自己付出劳动后所取得的报酬有关,而且还与和他处于同等情况下的其他人相比较是否公平有关系。主观上公平,人就会有买足感,就会有积极性,反之,积极性就会受阻。在管理中,要改变平均主义大锅饭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