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隆中对》读书笔记

  一提起诸葛亮,大家就会想起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的神机妙算,一提起刘备,大家就会想起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等英雄故事。贤能之主刘备和智能之士诸葛亮共商国家大事,会是怎样的情景呢?这就是着名的《隆中对》。

  《隆中对》讲的是刘备在第三次造访诸葛亮的茅庐时,见到诸葛亮后,刘备问诸葛亮说,:“现在汉室处在危急存亡之时,但我才疏学浅,又没有什么计谋,请问先生您有何高见?”诸葛亮展开一张地图,详细地分析了天下大事,刘备听后茅塞顿开,请求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成就霸业,最终诸葛亮被刘备一片诚心打动,随刘备出山,共同开创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西蜀国。

  读了这篇文章,我被刘备求贤若渴,爱才、惜才、敬才的那一片赤诚之心所震撼。同时,也被诸葛亮忠心扶汉,死而后已的精神所感动。特别是诸葛亮虽然身居茅庐,但仍然苦心钻研,学习兵法,分析国家大事,正如古人所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诸葛亮辛勤的汗水终于没有白费,在刘备三顾茅庐之时,终于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是金子总会发光”,这句话又一次得到验证,只要你是金子,只要你潜心学习,总有一天你发光的。

读书笔记 《隆中对》读书笔记

        注:更多精彩知识请关注爱华知识栏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7026871/404114334.html

更多阅读

《隆中对》复习资料

一、背景:《隆中对》是刘备在公元207年(汉献帝建安十二年)10月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就刘备提出的问题所陈的对策。(1)分析对手的形势及应对的策略:曹操拥百万之众(军事上),挟天子而令诸侯(政治上)——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天险),已历

《隆中对》教学设计 隆中对获奖教学设计

《隆中对》教学设计教学设想《隆中对》是《诸葛亮传》的前一部分文字,题目是后加的。虽是节选,但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的洞察时势和远见卓识,表现他善于根据客观形势制定建国方针,以统一天下。文章第4段“隆中对策’’摆事实,讲道理,理由充

《隆中对》练习及答案

《隆中对》练习一.解释加点的词自董卓已来 挟天子 此诚不可与争锋 国险而民附 利尽南海 此用武之国 刘璋暗弱 民殷国富 而不知存恤 帝室之胄 总揽英雄

策划案要素 《隆中对》的策划思维要素

  按照普遍的说法,刘备见诸葛亮是建安十二年,也就是207年,距今年恰为1800周年!今年就应该是《隆中对》问世1880年了。  《隆中对》是策划思维原理与实务的集合体。自孙武以来理论层出不穷,精彩的实战虽然不断,但集大成者、传诵至街头

声明:《读书笔记 《隆中对》读书笔记》为网友月下残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