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放下的哲理 放下的哲理

         放下的哲理

   有一种养心方法叫放下,擅画者留白,擅乐者留空。何时放下,何时就会获得一身轻松。放下、自在,是禅家的两重至高境界。

  有一种处世方法叫放弃,获得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惜所拥有的,放弃无法拥有的,重要的是放弃之后就不要悔恨。

佛教放下的哲理 放下的哲理

  有一种事态方法叫放置,放置不是闲置,今天无头绪可能明天有条理,因为事缓则圆,事缓就有变。

  有一种管理方法叫放手,管理不是紧紧抓住,更非事必躬亲,而是有条理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捆住了手脚当然就无活力可言。

爱华阅读配图

  有一种思考方法叫放飞,放飞思绪才会天马行空。创造源于想像,想像力远比知识重要。

  有一种表达方法叫放声,若不影响他人,不妨放开喉咙,压抑是致病的罪魁祸首。需要注意的是,放声之后应知道何时收声。

  有一种观察方法叫放眼,能放眼时就放眼,高山流水,云卷云舒,远比眼前风景好看得多。

  有一种用人方法叫放心。

  有一种比赛方法叫放开。

  有一种养生方法叫放怀。

  一个放字千般哲理,运用得好,就会使复杂的生活回归简单,纷乱的思绪回归明晰,浮躁的心境回归淡然。放,作为生存之态,是画龙后的点睛,是深刻后的平和。罗梭说:人越是有许多事能够放得下时,他就越富有。提得起常被人称道,放得下则更令人赞叹。

  最纷扰的一个字:争。这个世界的吵闹,喧嚣,摩擦,嫌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都是争的结果。明里争,暗地争,大利益争,小便宜争,昨天争,今天争,你也争,我也争,鸡飞狗跳,人仰马翻,争到最后,原本阔大淼远的尘世,只能容得下一颗自私的心。

  心胸开阔一些,争不起来;得失看轻一些,争不起来;目标降低一些,争不起来;功利心稍淡一些,争不起来;为别人考虑略多一些,争不起来;生活中,可以有无数个不争的理由,但欲望,让每一个人像伏在草丛深处的狮子,按捺不住。

  权、钱争到手了,幸福不见了;名声争到手了,快乐不见了;非分的东西争到手了,心安不见了。也就是说,你绞尽脑汁,处心积虑,甚至你死我活争到手的,不是快乐,不是幸福,不是心安,只是烦恼,痛苦,仇怨,以及疲倦至极的身心。

  不争不好吗?哪怕是少争一点,把看似要紧的东西淡然地放一放,你会发现,人心就会一下子变宽,世界就会一下子变大。也因了这少争,笑脸多了,握手多了,礼让多了,真诚多了,热情多了,友谊多了,朋友多了。一句话,情浓了,意厚了,爱多了。

  喧嚣的人世,刹那间,万噪俱寂,恬静出尘。常记得,乡下三四月间,一院子春烂漫,桃李吐芳,鲜花傲放,姹紫嫣红,竞相争奇斗艳。然而,荒凉的一角里,总有一针或几针芥草窝在石板下,独自努力地绿着,尽管它仅有一点鹅黄,显得孤单,弱小,了无生气,但它依然是春天的一部分,淼小而又顶天立地的一部分。

  是的,这个世界没有也不会厚此薄彼。你没必要去争什么,生命,只在被欲望迷乱了的人心中,才一定要分出尊卑高下。

  一种养心方法叫放下,擅画者留白,擅乐者留空。何时放下,何时就会获得一身轻松。放下、自在,是禅家的两重至高境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7037371/78428431.html

更多阅读

佛教妇女的故事 有关佛教故事的画卷

《星云大师讲演集》-佛教妇女的故事时间:公元一九六三年地点:宜兰念佛会(弟子慈庄记)一、观音菩萨 救苦救难  二、胜鬘夫人 说一乘法三、天女散花 鶖子惭愧  四、自在主妇 乐善好施五、龙女成佛 菩萨敬仰  六、摩耶圣母 女

佛教解脱的含义和次第-- 雪漠 阿含经解脱道次第

佛教解脱的含义和次第 (《光明大手印系列》代序)雪漠1、佛教修炼的目的是什么?今天,我讲一讲佛教追求的终极目的、解脱原理以及相关次第。这是目前好多朋友想解决、而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甚至一些信仰者也不知道佛教真正的本质是什么?

佛教打坐的方法图 佛教打坐的正确方法

[资料] 佛教打坐的方法(图)关于“佛教打坐图”的内容本站搜索更多关于“佛教打坐图”的内容信息来源: http://www.ccots.com.cn/zhongguofojiao/html/2009/08/show_153101.htm上座时用金刚持的方法,即嘴唇微动持咒,不出声。因为出声念咒

佛教的宇宙、人生、价值观 佛教文化的价值观

佛法精深博大,能够指导人们走上光明大道,使我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宇宙观、价值观,指导我们获得幸福快乐的生活,甚至最终获得涅槃解脱的潇洒人生,圆满成就佛道。佛教的人生观我们活在世上,应该

佛教中的五戒、八戒、十戒、三宝分别是什么? 佛教五戒

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杂阿含经》卷三十三载:云何名为优婆塞戒具足?应远离杀生、不与取、邪淫、妄语、饮酒等,而不乐作,是名优婆塞戒具足。可见五戒是在家优婆塞、优婆夷应持守的戒律。佛教的戒律虽然有出

声明:《佛教放下的哲理 放下的哲理》为网友淡丶岀亼間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