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贝母种植产量 伊贝母种植技术](http://img.aihuau.com/images/c/06533004/5306043006531364659022.jpg)
【概述】
别名:黄花贝母、西贝母、新疆贝母、伊贝等。
伊贝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新疆贝母(Fritillaria walujerii Regel)或伊贝母(F.pallidiflora Schrenk)的鳞茎人药。具清热润肺、止咳化痰、散结等功效。治肺热咳嗽、胸闷痰黏、痈肿等症。
伊贝母主要生长栽培区域:主产于新疆的伊宁、霍城、昭苏、特克斯等地,各省区均有引种栽培。
【植物形态】
伊贝母是多年生草本。地下鳞茎呈卵圆形,由2~3片肥厚鳞片组成。鳞茎基盘下生有须根。地上茎直立,通常单一,光滑无毛。叶互生或对生,无叶柄;下部叶片椭圆形、阔圆形或倒阔卵形,中、上部叶长椭圆形或阔披针形,半抱茎,全缘。
伊贝母花单生或数朵成束,生于茎顶和上部叶腋。花钟状;花被6枚,2轮,黄色或淡黄色,内有明显的紫红色斑点,花被片长椭圆形,近基部呈直角折曲;雄蕊6枚,2轮,花丝下部较宽阔,花药黄白色或淡黄色,背着药直立;雌蕊1枚。花柱结合,柱头3裂,子房上位呈圆柱形,3室,中轴胎座,每室具有多数胚珠。萌果长圆形,常有6条纵翼,室背开裂。种子心脏形扁平,边缘具翼,质轻,棕色。花期4~5月,果期4~6月(图20)。
【生物学特性】
伊贝母野生于新疆北部伊犁河中上游,分布在海拔1000~1800m的山地草原,生于灌木林下或林间空地。其生境腐殖质丰富,气候冬季寒冷,夏季凉爽,年平均气温比较低。
伊贝母适应性很强,引种到南北方平原地区(如江苏省太仓、山东菏泽)均生长良好。
其性喜湿润凉爽气候,耐寒,怕高温、干旱。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但最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以土壤含水量30%~36%最适。
伊贝母具种胚后熟的特性:种子成熟时,胚尚未发育完全,需在收获种子后历经相当长时间和适宜的温、湿度,胚才能发育完全,之后再遇适于发芽的条件,才能萌发。种胚的发育,5~15℃均能进行,其中以10℃左右发育最快。在5~15℃、保持湿润条件下,历经60天后,大部分种子种胚发育完善。经过后熟后的种子,发芽温度以5℃左右为最宜,发芽率可达90%。高于20℃的温度,不仅对胚后熟发育不利,而且会使已萌发的幼芽发黑。种子千粒重7.6g,隔年种子(室温)失去发芽率。存冰箱二年仍有76%发芽率。种子生长1~2年仅长1片叶。第三年才有地上茎出现。
伊贝母生长期70天左右。高温炎热干旱提前枯萎。在凉爽湿润条件下,须根长得较多、幼嫩。鳞片怕热又怕燥。直接施用大水大肥,极易烧伤幼根。在偏碱性土壤内,根系发育不良。
【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
应选土层深厚、排灌方便、腐殖质含量丰富、疏松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或微碱性砂质壤土均可。施足基肥:将腐熟的厩、堆肥按每亩3000~5000kg、饼肥40~50kg、过磷酸钙20~40kg均匀撒于土表,翻入土中,耙细整平,作成宽60~120cm、高lO~l5cm的小高畦,畦沟宽约3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