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 乘人之危成语典故

  “乘人之危”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形容趁别人危难之时去要挟或打击。

这个成语来源于《后汉书。盖勋传》,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

东汉时,盖勋因为人正直,很有才干,被举为孝廉,当上了郡太守的主要属官——长史。盖勋所在的郡属凉州刺史梁鹄(hu)管辖,而梁鹄又是盖勋的朋友。

当时,受凉州刺史管辖的武威太守横行霸道,干尽了坏事,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又敢怒不敢言。但是,梁鹄的属官苏正和却不畏强霸,敢于碰硬,依法查办武威太守的罪行。

不料,梁鸽生怕追查武威太守的罪行会涉及到高层权贵,连罪自己,焦虑不安。他甚至想杀了苏正和灭口,但又吃不准这样做是否妥当,于是打算去找好友盖勋商量究竟该怎么办。

也正巧,盖勋与苏正和是一对冤家。有人向他透露刺史将要和他商量如何处置苏正和,并且建议他乘此机会,劝刺史杀了苏正和,来个公报私仇。盖勋听了断然拒绝说:“为个人的私事杀害良臣,是不忠的表现;趁别人危难的时候去害人家,是不仁的行为。”

之后,梁鹄果然来与他商议处置苏正和的事。盖勋打比方规劝梁鹄说:“喂养鹰鸢(yuan),要使它凶猛,这样才能为您捕获猎物。如今它已经很凶猛了,您却想把它杀掉。既然如此养它又有什么用呢?”

成语典故 乘人之危成语典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7200571/514115515.html

更多阅读

典故与成语(66) 如犬逐块,因果报应,马革裹尸 因果报应

【佛经典故】如犬逐块如犬只知咬人掷打它的土块,不知打它的人,喻众生只识业果,不知业因。(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佛教成语】因果报应《俱舍论》里面说:“顺于正理”的,叫做“善业”;“乖于正理”的,叫做“恶业”。“不杀生”、“不

鸡鸣狗盗——春秋战国成语典故系列 春秋战国历史典故集锦

乱世经典——春秋战国成语典故(系列)鸡鸣狗盗战国末期战乱不已,各诸侯国的贵族为了保护自己及国家,均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

有关马的成语、俗语和典故 竹马之交成语典故

编者按:也许是属马的缘故吧,虽然经常抱怨:马命苦,一天到晚忙乎乎。但是对马还是充满了喜爱,在百度中,搜索了有关马的成语、俗语、典故一起学习吧。一、有含“马”字的成语,共有380个:1、其中“马”字在第一位的有55个:马勃牛溲、马浡牛溲、马

声明:《成语典故 乘人之危成语典故》为网友淺笑如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