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走近了才知道】
坐在阳台,捧起一本书。微风拂过脸颊,吹翻了一页书纸。我渐渐感到,书,就是生活。
小时候,因为母亲的指引,我很早便开始读书识字。可能对文字比较感兴趣,所以一天下来能认识不少汉字。每次和爷爷一起出去散步,他也会让我用几个词语造个句子。久而久之,我积累的词语变多了起来。那时候,我很喜欢看童话书和插图书,可能这也是众多小朋友的共同爱好。每当妈妈买来新的书籍,我都会兴高采烈地赶紧拆开包装,一点点地撕开包装纸,拿出书坐在沙发上看起来。
幼年时看书,只是有趣,只是好奇。
慢慢地,上小学了。儿时的童话书对我来说已经太幼稚了。我开始接触作文书,开始读别的同学写的文章。渐渐地,自己也可以动笔写文章了。在别人的文章中,我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也可以看到更多的场景。每天晚上,我都会读一篇文章。不仅仅是为了增添知识,更是为了自己心灵的慰藉。
小学时看书,只是学习,只是欣慰。
现在,都已经是快要中考的初三学生了,我还是要每天坚持读文章。读的文章一般都是成人作家的作品。他们的作品,流露出的情感都很含蓄,一般都会对社会给予一些建议夹杂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如李大钊先生的《十六年前的回忆》,里面我读出了他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精神。书中体现的就是实实在在地生活!
在你渴望时,书它前来给予详细指引,但是从不纠缠不休。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我已经慢慢地走近它,发现它的真实面孔。
【篇二:走近了才知道】
三个月前,搬来了一家新邻居。说邻居,其实是住在我家的后面,只不过我的房间对着他租住的家。
男人是快递公司的职员,黝黑的皮肤,瘦如竹竿,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每天穿着一件抢眼的工作服,开辆公司配的电动三轮货车,显眼的很。他话很少,在家的时间,要么包装快件,要么收拾物件。女人倒是很胖,戴着眼镜,也很健谈,大部分时间在家,烧饭、带孩子、也帮着男人包装快件。
透过我家窗台的一排绿色植物,看着他家门口一天天堆起来的塑料瓶和易拉罐,总觉得不舒服。每晚他家开关铁大门的声音很响,经常会扰乱我的思绪,心里开始不喜欢这个新邻居。尤其是让我生厌的是他们在院子里大声的讲着家乡话,听不懂;哗啦哗啦撕裂胶带,好难听,孩子咿咿呀呀的哭闹声,受不了。
炎热,人们都会感到格外的贪婪。作为学生的我,也算是早起一族了。可是令我没想到的是快递员邻居比我还早,穿着显眼的工作服,载着满满的一车货物,出发了。这么早就上班了!我的心中不由得有些惊讶。晚上,忙完一天的功课准备睡觉了,“吱吱’的电动车声由远及近而来,我的快递邻居回来了。男人大喊几声他们那的方言,女人便出来开门。这么晚才下班!心中又是一惊。
那次,他给我们家送快递,我们算有了真正的接触。“90号,你的快递”标准的普通话。东西很重,父亲不在家,母亲和我都搬不动,他说:“我来吧!”看着他脸上不停地往下流淌的汗珠,被汗水浸透了的衣服,我们都不好意思。只见他身子略微前倾,两手抱起箱子,和我们一起费力的搬进了家。母亲拿了一瓶饮料递给他,他推却了。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擦脸上豆大的汗水,拿出自己的水杯,笑着对我说:“小伙子,给我倒杯水吧!”他的笑容,很亲切。“老师,你看我的普通话进步了吗?”母亲笑着点点头。我和他聊了几句,话语中,看出这是个朴实的人,没有手艺,老婆也没工作,还有三个孩子要养活。衣食住行,全靠他这份工作。当我还想多问几句,让他多休息一下时,他已坐上了货车,“多送份快递,多挣点。”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渐行渐远,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个世界,有许许多多“高温下奔跑的城市蚂蚁”。尽管他们不是很高尚,不是很有地位,不是很有钱,但他们努力活着,努力活在这座城市中,忙碌的做一颗渺小的星辰。
走近了,才知道忙碌是为了活着,为了家,为了生活。
【篇三:走近了才知道作文】
近一步,有一步绮丽的风景;退一步,有一步恬淡的心境。——题记
暮然回首,十五年过去了,很多东西都变了,我由哇哇大哭的孩子长成一个花季少女。爸爸妈妈也由年轻向老年走去,两鬓也已经白了,渐渐头上出现了白发。儿时我并不懂什么是利益,什么是感情,以为人的一生就跟儿时一样。真的,走进了才知道,儿时是有多天真。
世间的人情冷暖,难以摸透。记得,小时候谁表面对我好,那他就是个好人,现在才明白,表面只是面具,内心才最真实。
“喂,过来,给你好吃的好玩的哦。”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跑了过去,拿了糖回去了,回头说一句:“叔叔,您真是个好人。”孩子天真浪漫的思想却让他自己卷进了一场大人之间的纷争。
秋风吹过,秋叶飘落,秋意浓浓。面带微笑,“这人真好哎,和他好聊的来,对我也挺好。”“哼,真蠢,对你好?想简单了点儿吧!”“嗨,你知道吗?今天有个孩子说我是好人,你说孩子就是孩子吧,真天真,什么样的父母生什么样的孩子。”童年孩子就是大人的利益、傀儡,从孩子下手,呵,多“高明”的手段。
回不去曾经,猜不到未来,只好把握现在。忘记过去,憧憬未来,珍惜现在。
长大了,渐渐地懂了,每个人都有心机,只是忍着罢了;表面说你好。对你微笑纯属礼貌,人与人之间都有感情,只是几乎都带着怀疑的心态罢了,才有谎言与不信任。感情才会有杂质。
现在,向成长走去,一步一步的离它越来越近,才知道感情不单单指舍不得。
离得越远,越猜不透,靠得越近,越能明白。走近了才知道!
【篇四:走近了才知道】
雨停,泪止,心碎,花落。
当年的你,绝代风华,颇具江南女子那番灵气与秀雅,你的女红巧夺天工,令人沉醉于其中。
当年的你,身后有着大批的追求者,不乏一些富家子弟与俊逸才子。而你,却舍去了财富与名利,下嫁给了这个默默无闻的年轻士兵,也就是我的爷爷。
他,是一个喜怒无常的怪老头,前一秒阳光,后一秒阴云。他身上,有着许许多多的恶习与偏见。小时候的我总是搞不懂,为何奶奶会嫁给这样的一个人呢?
我也曾问过她,她用略带无奈的口气说:“都是小时候不懂事,被这个老骗子给骗了。”每当这时,爷爷总会咧开嘴开心的笑起来,笑声冲破云霄……
之后的日子,仍是如平常一样,他俩儿每天斗斗嘴,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可以争辩地不可开交。总是瞧见奶奶撅着嘴,疾步穿过客厅,走回了自己的房间,猛的把门一关。而他,则是一脸的错愕,呆呆的立在客厅中央,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在我6岁那年,父母把我从爷爷奶奶手上接走了。依稀记得当时的场景:他俩将爸爸的车送到了村口,我从车后面向他们招手。车越行越远,那两个黑点也逐渐消失了,但他们之前那强装出来的欢笑,却令我鼻子发酸。
离开了巢的鸟儿,虽对眼前的千山万水有着无限的好奇,却仍忘不了身后那一窝小小的巢。正如身在城市的我,忘不了故乡的山,忘不了故乡的云,忘不了……
在春节期间,我和父母一起备上了年货,包上了红包,去探望故乡的爷爷奶奶。车子到了村口,我们下了车,拎上年货,直走了大约200米,在一棵大的槐树前右拐,我远远的看到了爷爷奶奶的青瓦房。爷爷奶奶搬了个小板凳,一起坐在门前的小院里择韭菜。他们的头发已是银白,脸上又添了几道皱纹。他们似乎在说些什么,满脸笑容,几缕阳光透过树枝斜射在他们的脸上,增添了几丝安宁与祥和。
我看着他们,这样呆呆的看着,不禁莞尔一笑。
走近了,才知道,对于老一辈来说,爱情就是这样,平平淡淡,安静祥和。
【篇五:走近了才知道】
“你没去过江南。”茉这样告诉我,“你这样写得很诗意,但太假了。”我读到这位水乡女孩眼中一丝冰冷而火热的倔强。是吗?我也有些迷茫,何为江南?
终于有幸去了一次苏州。是特有的江南意蕴,恬静,安宁。微醺的午后,母亲领着我穿梭于大街小巷。
没有我想象中的清洌河水穿城蜿蜒,更没有一叶扁舟悠悠荡荡。走进了这座城,我才发现,诗人的词句显得那样刻意。
走着走着,远远看见街角处坐着一个人。走近了才看清,是位卖糖葫芦的老人。一时心血来潮,与母亲买了两串,又在一旁卖豆腐脑的摊子上坐下。
老人已年过花甲了吧!他有着因长年日晒而略显沧桑的古铜色脸庞,眼角眉梢间却堆着笑。疏疏垂着白胡须,神情显得迷糊而柔软,没什么顾客,他便抽上一支烟。
这边,热气腾腾的豆腐脑端上来了,摊主是个四十几岁的女人,头上松松盘了个髻。身上系着蓝暗格布围裙,笑着用夹生的普通话招呼我们,没有想象中妙龄女子的吴音侬语,听着却叫人安心。
“爷爷!”清脆的童音滑过耳畔,一个扎着羊角小辫的女娃蹦蹦跳跳地走来,身后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妈嗔怪着追上来,在老人面前停下,爽朗一笑:“孩子淘气,来一串糖葫芦吧!”末了,伸手掏出一张纸币递给老人。女娃却一把夺过来,攥得紧紧的放到老人手里。老人哈哈大笑起来,爱怜地摸摸女娃的脑袋,抽出一支糖葫芦塞在她手里:“可抓好了哇,不然没得吃喽!”大妈也咧开嘴,俯身拍拍那孩子的后背,轻声哄道:“回家吧。”随后冲老人笑笑,转身离去。
抿上一勺温热的豆腐脑,听着听着完全听不懂的苏州方言,望着空明的阳光下安详的老人,活泼的孩童,仿佛有一种走近了这座城的心灵感应,才知道,真正的江南,并不仅仅是那幽深的雨巷里走来的丁香一样的姑娘,也不仅仅是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枫桥,更多的,是这平常生活里的琐碎恬淡。因为,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走近了,我才知道。
注: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爱华教育知识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