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的关键任务是能够制定出有效的制度,把下属的自利行为引导到对组织有利的方向上去。就像曾国潘治理湘军一样,在确立基本制度后,他根本不用自己挥着战刀在后面逼下属冲锋陷阵,下属自然就知道往前冲。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而人的无为,必须建立在“制度有为”的基础之上。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把下属的自利行为引导到对组织有利的方向上去,是“无为而治”的关键。
在军事史上,曾国藩的湘军不能不算是一个奇迹。湘军是所谓的“官勇”,即地方政府招募的临时性武装,并非国家的正规军,当时的国家正规军是八旗和绿营。然而曾国藩却在很短时间内,将这样一群来自草根的散兵游勇打造成那个时代最具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部队,乃至令“湘军精神”流传后世,成为“团队精神”的代名词。他是怎么做到的?
从制度入手
这得从曾国藩编练湘军时问自己的第一个问题说起。曾国藩当时并没有先探究“湘军如何能打”,而是先分析了“绿营为何不能打”。要知道,绿营是经制之兵,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而他们的对手太平军是一批揭竿而起的农民,根本没受过什么军事训练。然而在太平军面前,绿营一触即溃,望风而逃,将大清王朝的半壁江山转眼之间就送给了太平天国。
绿营为何不能打仗?曾国藩在分析后得出一个结论:绿营存在巨大的制度缺陷。
绿营采取的是“世兵制”,即士兵由国家供养,世代为兵,各地都有绿营。一旦发生战事,就采取抽调的制度,东抽一百,西拨五十,组成一支部队,然后派将领带兵出征。这样的结果是:兵不识兵,将不识将,将不识兵,兵不识将。用曾国藩的话说,这就像砍树枝一样,东砍一条,西砍一根,然后捆到一起,形不成一个整体。既然大家互不熟悉,没有交情,那么大家都明白,遇到危险,就甭指望别人会来救自己。既然别人不会来救自己,那么打起仗来就谁也不肯冲锋在前,独履危地。相反,生死之际,所有人的本能反应都是自己先逃命。这就是绿营作战的特点,也就是曾国藩说的“近营则避匿不出,临阵则狂奔不止”,“胜则相忌,败不相救”。在他看来,这样的军队,即使“诸葛复起”,也是打不了胜仗的。所以,湘军要想镇压太平天国,就必须从制度上进行彻底改变。
所以,曾国潘在湘军采取了全新的制度设计。与绿营的世兵制不同,湘军采取的是招募制,而且是层层招募制。具体来说,就是大帅招募自己手下的统领,统领招募自己手下的营官,营官招募自己手下的哨官,哨官招募自己手下的什长,什长招募自己手下的士兵。
湘军的待遇很高,所以不愁招不到兵。但只有上司招募你,你才能进入湘军,得到升官发财的机会。这样一来,士兵势必感激自己的什长,什长势必感激自己的哨官,哨官势必感激自己的营官,营官势必感激自己的统领,而统领势必感激自己的大帅。如此,从大帅到士兵,湘军就像一颗大树,“由跟而生干,生枝,生叶,皆一气所贯通”,组织内部全部打通了。“是以口粮虽出自公款,而勇丁感营官挑选之恩,皆若受其私惠。平日既有恩谊相孚,临阵自能患难相顾。”由此,在湘军内部,人和人的关系也就跟绿营不一样了,不再是捆在一起的树枝,而成为一个由感情纽带凝聚起来的整体。
引导下属的自利行为
招募制只是曾国潘制度设计的第一个层面,更厉害的是在第二个层面。曾国潘规定,在作战过程中,任何一级军官一旦站死,那么他手下的军队便就地解散。比如,营官战死,那么整个营地就解散,全部赶回家去,一个不留;以此内推,哨长、什长都是如此。这会导致一个什么结果呢?这样一来,所有人都会做一件事情,就是一定要保住自己的长官。因为只有保住长官,你才有继续升官发财的机会。保卫长官本来是一种道德要求,但湘军通过制度使其变成了最符合下属自己利益的行为。由此在湘军中,道德的要求和利益的追求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