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说课稿 高一《故都的秋》语文说课稿

   高一《故都的秋》语文说课稿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一篇典范的抒情散文,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描绘了“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等几幅画面,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故都的秋》是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自读课文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大标题是“走进自然”,通过学习本篇散文,引领学生领略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彩多姿。

  二、说目标:

  散文的魅力,来自作家的真见、真知、真性、真情,来自文字和谐的色彩、自然的节奏、冲淡而隽永的韵味,因而,本单元的学习必须反复阅读,用心品味,感悟所写之景,所言之情。此外,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还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据此,我设置了一课时内容,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故都的秋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

  诵读课文,领略作者在文中流露的主观情感。

  (三)德育目标:

  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三、说重、难点:

  重点: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难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四、说教法:

故都的秋说课稿 高一《故都的秋》语文说课稿

  语文教学应重视整体教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要做到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据此,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诵读法。散文,必须通过诵读才能读出文本的内涵;只有通过反复的吟诵,学生才能愈来愈深刻的体味作者的情感。

  2、研讨法。对于文章所描写的景物特点和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可结合时代背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组研讨进行分析,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点拨提示,促使学生往深一层想。

  五、说学法:

  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因此我引导学生运用如下方法来学习本文。

  1、预习法。学习一篇课文,预习是必不可少的。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听课时对文章重难点的把握就会事半功倍。

  2、诵读法。“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生学散文,实际上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自己读懂散文。《故都的秋》选景典型,描写细致,用笔细腻,感情深沉。通过诵读,便于学生理解品读文本,更有效的把握作者的情感。

  3、探究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动性,通过诵读、思考、讨论、探究归纳文言知识现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把握教学重点与难点,促成学生的有效学习。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约3分钟)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读以下诗句,你能体会诗人的感情吗?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寒蝉凄切,对长亭往,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

  明确:在以上的诗句中,毛泽东读到的是秋日的壮丽,杜甫读到的是秋风的悲凉,柳永读到的是秋雨的凄凉。面对秋景,诗人的感受是不同的,文学作品中的客观景物和作者的主观感受是统一的,和作者的个性、经历和情趣是分不开的。读文学作品,贵在“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进而体会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面对“故都的秋”,他读到的是怎样的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郁达夫《故都的秋》。

  (设计依据:《课标》与“教学大纲要求”中提出要求“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阅读和鉴赏,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多媒体导入,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奠定学习散文的感情基调。)

  (二)一读文本(学生自由朗读),整体感知文本。(5分钟)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请你找出本文的“神”是哪一句话。

  明确: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轻,来得静,来得悲凉。

  (设计意图:通过整体阅读,把握散文的“神”,也就抓住了散文的纲,便于学生有效解读散文。)

  (三)再读文章(学生自由读),深入解读文本。(约15分钟)

  作者是借助哪些“形”怎样来表现“神”的?请你找出相应的段落,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由于预习充分,在课堂上可给学生少许时间(2分钟左右),整理一下思路,学生之间分组讨论、交流、补充、订正,相互答疑,老师从旁予以纠正。

  明确:

  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凉。)

  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秋蝉----衰弱、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这里有境地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

  秋果----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设计依据:本环节采用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来突破教学目标。心理学家认为,合作与交流,可以使学生的大脑活跃,有利于互相启发,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启学生的探究思维。本节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合作探究,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整理散文取材特点,从而实现知识目标,突破教学重点。)

  (四)三读文本(学生诵读),进一步涵咏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约10分钟)

  请一位朗诵水平较好的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12自然段,其他同学完成一项任务:这一段可否去掉?为什么?

  学生思考、圈画、交流、讨论,然后小组发言,其他小组补充,教师从旁予以点拨,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作者的思想情感。

  明确:

  作者要创造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题旨暗合。从行文章法上看,这里是宕开文笔,纵横议论,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思路。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探究的能力,充分把握本文的教学内容,深刻体悟作者的情感,了解作者对秋的礼赞情感,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五)四读文本,赏析散文语言,获得审美体验。(10分钟)

  请你选择一段你认为写的较好的文字,从语言和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明确:

  1、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解析:这里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总的来说表现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

  2、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解析:这里写了视觉、触觉形象。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是触觉感受。写触觉给读者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3、仿照下列句子的格式,各写一组句子。

  ①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水并不是名茶,也不是佳酿,那是一种半有半无的状态,在品味水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②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比起江南的水来,正像是森林之与树木,天空之与飞鸟,小草之与野花,山川之与大地。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精彩段落的赏析,可以把握散文语言的韵味,深切体会作者蕴含在语言中的细腻情感,同时学习本文运用语言的手法,从而突破教学重点。)

  (六)小结:(1分钟)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情感细腻,分外感人。

  (七)作业:(1分钟)

  写作训练:正值金秋,对于我们家乡的秋天,你也一定有着深厚的感情,就请你拿起自己的笔,仿照《故都的秋》的写法,为家乡的秋也写一曲赞歌吧。

  (设计意图:进一步把握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征,在仿写的过程中更深刻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同时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说课稿之《故都的秋》,希望同学们阅读后会对自己有所帮助,祝大家阅读愉快。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7323171/796302607.html

更多阅读

积的乘方说课稿 教育教学叙事案例

积的乘方说课稿尊敬的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华东师大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整式的乘除》,第一节《幂的运算》中的第三课时《积的乘方》。我将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进行本节课的教学。课堂教

我的太阳说课稿 我的太阳美术ppt

我的太阳 说课稿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湘版美术教材第一册第五课—《我的太阳》。下面我按照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教法设计与学法指导、作业要求和教学过程五方面进行讲述。一、教材分析:教材中展示的是一幅幅生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说课稿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案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说课稿(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杨玉兰)一、说教学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人教课本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五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主题阐述:以读导学,以读促悟。精读课文教学的目的及任务是进行以

声明:《故都的秋说课稿 高一《故都的秋》语文说课稿》为网友佀个废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