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倦怠的心理学研究 上班族倦怠感是“心理中暑”

  “这几天,真热”、“越来越热了”,接近夏季的最高温期,就会越热,前期是七点,后来你会发现,六点起来也热不行。而且每天亦是如此,逐渐的发现,你会因此被困扰,而出现“心理中暑”。

  “心理中暑”,指的是在夏季莫名其妙地出现情绪和行为异常,如情绪烦躁、爱发脾气、心情低落,容易骂人等。这种情况通常在清晨会好一些,但下午和晚上却变得比较糟。

  心理学家和医学家认为,人的情绪与气候有密切关系。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气候变化对人的情绪明显会造成影响,导致情绪和认知行为的紊乱。

  心烦气躁、大动肝火、“工作倦怠”,都是“心理中暑”啦!

  这种高温天气造成的“心理中暑”正在袭扰着上班族。与此同时,“工作倦怠”的发生率也在相应增加,成为目前困扰职场人群工作、生活的头号“杀手”。

  每到夏天炎热季节,人的情绪、心境和行为都会出现反常表现。

  不少人会感到心烦气躁、思维紊乱,往往为一点儿小事便大动肝火,这就是“心理中暑”,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心理中暑”还表现为容易忘事、心境低落、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心理上的反常还会导致生理反常,比如睡不着或嗜睡、食欲不振、恶心等。

  “每天早上起来总是想着要是今天是周末该多好,甚至想方设法找理由请假,逃避上班。尤其看着那么火辣的太阳,总觉得心烦气躁。”

  心理专家分析说,这是典型的“心理中暑”!

  这是因为炎热的夏季,人的植物神经系统容易出现紊乱,会影响人的内分泌系统引起肠道不舒服,激素分泌也会受到影响,其他系统也会出现失调,睡眠质量会降低,而且多梦。

  心理专家指出,“心理中暑”是季节病,高温天气影响了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即使有的人本身所处环境并不热,也会因为外界强烈的光线产生一种烦躁的情绪。宁医附院心理门诊的医务人员刘春芳证实,心理门诊的门诊量的确和高温天气有直接关系。aIhUaU.com/zl/转载请保留

  心理中暑,对于上班族,多表现为一种倦怠感.....

  对上班族而言,心理中暑表现为心理疲劳、情绪冷漠、丧失成就感和工作动力。原因主要在于劳动者个人感到职业生涯前景音淡,工作单调重复,缺乏创造性,或对组织文化、发展理念、工作环境、管理机制及个人待遇不认同等等。

  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夏天应当注意自我调节,远离“心理中暑”!

  在夏季,要和外界多交流,与家人多聊天,缓解心理压力,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尽量保持平静、乐观、豁达的心态,合理安排活动时间,不要在烈日下或在封闭的房间内呆太久。

  另外,在饮食上要尽量多吃清淡的食品,多吃水果,少吃刺激性食物。如果症状严重,最好到专业医疗机构接受心理咨询或药物治疗。爱华阅读

工作倦怠的心理学研究 上班族倦怠感是“心理中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7430571/838611378.html

更多阅读

教师职业倦怠与职业幸福感一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一、职业倦怠的定义:20世纪70年代,美国临床基础心理学家费登伯格(H.J.Freudenberger)在《职业心理学》杂志上首次提出“职业倦怠(burnout)”这一概念。职业倦怠又名工作倦怠,它是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

当前党费收缴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党费收缴存在的问题

会员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网站搜索 | 简 繁 默网站首页党建动态理论研究党建资料库党建实务党员风采知识百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栏首页 → 党建实务 → 组织建设阅读内容背景:              当前

高校辅导员网络学院 谈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控制和消除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概述  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Freudenberger)首次以“职业倦怠”(Job burnout)术语描述个体在面对过度工作需求时,所产生的身体和情绪衰竭的现象,着重从临床角度来描述职业倦怠的症状及治

声明:《工作倦怠的心理学研究 上班族倦怠感是“心理中暑”》为网友心變荿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