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伏时节,高温闷热,暑湿之气乘虚而入,易使人心气亏耗,稍不注意,往往会引发中暑等疾病,也有人“挥汗如雨”过度出汗。专家提醒:末伏饮食多酸适当增咸。
爱华阅读配图
初秋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的代谢需要。
中医认为此时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饮食宜少吃多餐,一顿饭吃的东西越多,为了消化这些食物,身体产生代谢热量也就越多。另外,要多吃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黄瓜、绿豆等也有利于防暑。
中医讲的“湿气通于脾”,所以健脾也是末伏养生的重要环节。
立秋后天气仍热,且雨水较多。湿热交蒸,合而为湿热邪气。在这个时节,如果脾伤于湿,不仅会出现饮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等症,还可能为冬天的慢性支气管炎复发种下病根。
【祛湿健脾】
健脾可以多吃豆类,薏米也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而鸭肉则性凉,具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利湿的作用,因而冬瓜薏米煲老鸭是在末伏时节不错的祛暑健脾利湿的汤品。脾胃虚寒的人群可以趁着这段时间养脾。
健脾益气,可以适量多吃祛湿热、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茯苓,以促进脾胃功能恢复。芡实、山药、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也可多吃。扁豆、豇豆、红小豆等豆类,也有健脾益气的功效。其中,扁豆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B和维生素C等,所含膳食纤维也很高,有利于缓解便秘、给身体排毒。
要特别注意的是,吃扁豆时一定要煮熟煮透,直到颜色不再翠绿为止,否则会引起食物中毒。
脾虚气亏之人,可以适量多吃健脾益气的食物,比如马铃薯、红薯、香菇、红枣、黑米、泥鳅、鸡肉、兔肉、桂鱼等。其中,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补益脾胃、养血安神的功效,适合脾胃虚弱、食少便稀、疲乏无力者服用,但是气滞、湿热和便秘者忌食。
虽然已经立秋,但是天气仍炎热,不少脾虚之人胃口不佳,饮食不振。适量运动可使脾气健旺,改善胃口。
中医养生还提倡立秋之后多喝粥。粥利于健脾,可助脾胃滋阴,平衡健旺的阳气。当然,不同体质的人应该喝不同的粥。比如阳虚的人,吃大枣比较合适,红枣粥就可以改善脾胃功能。若是阴虚,本来身体内有火,如果再吃大枣或是桂圆,就很容易上火。
办公一族常吹空调,而呵护脾阳的要点在于避免过度贪凉,包括猛吹空调、过量吃冷饮。在作息起居上,早睡早起可养肝肾之阴,又可健脾阳。
注:更多精彩养生保健常识请关注爱华养生知识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