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研究目的及意义
自从人类有史以来,传播现象便无处不在,传播的方式也多种多样,除语言之外,人们彼此之间的眼神互递,或者形体动作的传情达意,都是人类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历史发展,科技进步,人类的传播方式也愈加趋于多样化,各种传播媒体的产生与发展,影响着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每天都生活在一个充满了传播的环境中,对人来说,传播就像空气一样重要。随着传播媒介的改变与发展,传播现象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大,整个社会生活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因此,研究传播现象就存在着其历史的必要性。
民族舞艺术当然离不开传播。就民族舞本身而言,其艺术价值的体现正是通过传播来实现的。纵观民族舞的发展史,其实正是一部民族舞的传播史,民族舞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传播,民族舞表演者与表演者之间的传播,以及民族舞在各民族之间的传播,促进了各民族舞蹈的发展,以及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可以说,民族舞正是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去芜存精、提炼升华,才有了今天百花齐放的繁盛。可以认为,从传播的角度理解民族舞艺术必将是一种有意义的实践。
民族舞作为一种古老的原艺术,用肢体语言来体现艺术的美感,在很长一段时期存在着不可复现性。在遥远的古代,我们的祖先对于民族舞的传播往往局限于直接的现场的传播。人们为了传承民族舞文化,传播民族精神,一遍遍不知疲倦地试图保存复现舞蹈场景,但由于当时科技发展落后,舞蹈又是以复杂的人体作为传情达意的手段,因此民族舞的记录保存始终是其传播与发展的瓶颈。随着中国广播事业的蓬勃开展,中国民族舞艺术与电视、网络的结合必然是历史性地选择。通过各种技术手段的运用,民族舞艺术记录保存难题迎刃而解,同时大大拓宽了民族舞艺术的传播范围,这无疑对民族舞的传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随着民族舞艺术的广泛传播,推动了民族舞的发展与繁荣,也为中国民族舞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产生了崭新的舞蹈视觉体验,融合出新型的民族舞作品。此外,民族舞艺术与各种媒体的嫁接,丰富了电视艺术、网络艺术的种类,扩宽了电视艺术、网络艺术的视域。
如今,我们所接触的大部分民族舞作品都是通过摄影技术间接的在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体所传播的,通过摄影机的使用,我们可以从以往所达不到的角度来欣赏民族舞艺术作品,这不仅改变了传播的途径,可以使更多的人欣赏到优秀的民族舞艺术作品,同时改变了视角,提升了人们对民族舞艺术美的享受,这种改变必然给中国民族舞蹈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中国民族舞蹈艺术的传播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在民族舞的传播过程中,受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群体。由于历史、地域、教育等因素的差异,全国范围内的广大受众群体的接受水平和精神需求也存在很大差异,这不是技术的发展可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在研究中国民族舞的传播时,我们也必须对接受群体进行深入的研究与了解,最终在荧屏上的舞蹈作品应该是能够被广大受众群体所接受的喜爱的健康的优秀的作品,同时,这些作品也应该是多元化多层次的,可以为观众所选择的。
总之,本论文所做的研究是将民族舞艺术与传播学、美学理论的一次跨学科结合,同时也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难点在于对中国民族舞艺术传播的宏观把握,和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民族舞产生的新变化,以及其传播的新特点。我认为,在新世纪之初,根据现状作这样的探究,不仅是必需的,而且也是有益的,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 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概念界定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在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从劳动、斗争、交际、爱情和生活中产生流传出各种风格鲜明、表演技巧迥然不同、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舞蹈。
中国56个民族就像56朵绚丽的花,绽放着56种独特的光彩,而每朵花都有其独特的盛开方式。在不同民族之间,气候、环境、地理、风俗都存在很大不同,各民族的舞蹈文化按照各民族不同的审美习惯,审美经验和审美理想,按照民族认同的“美的规律”、“美的法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最终各民族形成了千差万别的舞蹈风格。比如维吾尔人民热情好客,性格豪爽开朗,有着典型的草原民族的宽广胸襟和浓厚的北方人的特征,因此维吾尔民族舞蹈具有舒展洒脱、粗犷豪迈、柔韧有力的舞蹈特点。从体态上看,维吾尔族舞蹈具有挺胸、拔腰、昂头的特点,这是因为维吾尔民族曾是一个游牧民族,因此其民族舞蹈中带有浓厚的游牧民族的生活气息:它的原始动作有双手左右两侧展开,身体左右晃动:拨开红柳用敏锐的目光搜寻野兽;舞蹈回身旋转,双手拉弓式:机警的猎人发现猎物,抽箭按轩拉弓欲射。[1] 又如傣族舞蹈受服装筒裙影响,造成傣族舞蹈脚下蹲颤、送胯等动作,形成了三道弯的舞蹈造型;东北地区汉族秧歌动作热烈爽朗与他们的性格开朗乐观密不可分。这些各民族不同的舞蹈特点形成了民族舞蹈中特有的舞蹈语汇。因此,民族舞蹈可以反映一个民族的生活习俗、人文秉性和民族特质。
舞蹈是通过有节奏的、经过提炼和组织的人体动作和造型,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的艺术,而各民族舞蹈个性鲜明、文化迥异、艺术表现风格具有强烈的民族气息,韵律和体态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流传至今的中国民族舞蹈艺术都是各个民族经过千百年的继承发展和积淀,创造出来的舞蹈文化结晶。可以说,具有民族自己独特的舞蹈形式和舞蹈风格,在自己民族当中流传和发展的舞蹈,就是民族舞蹈。
(二)研究方法
本论文以传播学理论为逻辑起点和方法论,汲取大众传播学研究、艺术传播学研究、接受美学理论研究与审美心理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同中国民族舞艺术的创作与接受现状相结合,理论论述的同时进行数据收集与典型本文分析。通过围绕传播的五要素:传播内容、传播主客体、传播过程、传播方式及传播效应进行分析及论述,从历史、现今及未来三个方面探索中国民族舞艺术的传播发展,不仅是对民族舞艺术的传播现象的一次总结,同时也是对其内在传播机制的深入的探究。
笔者以中国民族舞艺术的传播与接受为切入点,关注民族舞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下各种传播方式的大众接受何以实现,审视民族舞艺术的创作怎样更适合于受众的审美趣味,从而为民族舞艺术的传播发展指明方向。因此,本论文不是民族舞艺术传播、美学理论纯学理式的阐发,而是和实践紧密结合的总结与思索。
三、 研究成果综述
在艺术世界中,无论艺术家怎样用烈焰般的思想和感情,做全身心的投入,也无论怎样努力使其“纯然的”表达如何对应着外部世界,都需要通过对艺术的欣赏和接受的洞识去获取艺术完全实现的意义。艺术传播活动是艺术的交流,是前景的事物和背景的力量的呈现,艺术和公众的辩证对话关系,在这种呈现中真实联系起来。 [1]作为传播学的一个分支——艺术传播学,是一门艺术学与传播学交叉的边缘学科。尽管过去的几十年中,也有不少学术文章和论著或多或少地涉及艺术传播问题,但真正具有自觉的创学科意识的体系性研究,还以邵培仁先生的《艺术传播学》一书为先。
作为一种日益大众化的社会行为,中国民族舞艺术的传播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的重视。中国民族舞是艺术的一种,所以舞蹈欣赏属于人们对艺术美的一种审美活动。中国民族舞艺术交流、对话与传播的走向,并不简单地由舞蹈作品流向观众,而是舞蹈的创作者和表演者通过舞蹈作品与公众在不断变换整体与部分地位的关系中,相互交流,相互理解,互为回应的。此外中国民族舞艺术传播对物质载体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依赖性。从远古的口耳相传,文字图画记载到今天的电子网络传播,中国民族舞艺术传播除了再现古代舞蹈的原始风貌外,如出土的舞谱、敦煌的壁画,更多的是借助各种物质形态的传播媒体,进行现时态的大范围再现,即历史的、现实的民族舞艺术作品深入大众的实现。
在高科技没有发展起来之前,早期的中国民族舞艺术是面对面直接进行传播的,传播的范围十分有限。那种情况下,民族舞艺术只是一小部分人享用的东西。而在现代社会,中国民族舞艺术的传播则从经济文化发展总体状况中获得某种运作和发展的机遇和条件。凭借科学技术、知识经济发展起来的现代化生产,以其所创造的产品,极大地改变了传统艺术传播的速度、力度、广度以及运行方式。这种变化表现在民族舞艺术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加快捷,传播范围更加广阔,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可以独自一人或群体享用,可作为导向或自由选择,可以静观或参与活动等等,以适应不同人的不同艺术需求。
随着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中国民族舞艺术通过大众传播方式的扩散,在增加自由选择的同时,却又有一种失落感和失重感,往往并不自由;民族舞艺术的传播在走向现代化、科技化的同时,个性的独创性似乎受到压抑和漠视;而且随着商品时代的降临及市场经济的运作,其传播内容的深度价值正在被淡化。的确,在市场经济作用下,民族舞艺术的商业化倾向不可避免,其艺术风格与艺术品位均在不同程度地遭受严重的消解。在当代社会文化转型时期,中国民族舞艺术传播过程充满着目的、意义、价值观念的冲突。因此,现代艺术传播很容易急功近利,忽视人文价值尺度与文化主体性追求,这就需要我们透过表面的喧嚣与繁华,从把握民族舞艺术的传播机制入手,冷静探究其现代效应。
民族舞艺术的传播是指民族舞艺术信息在时空中通过特定媒介进行的双向传递与接受。其运行机制是以民族舞艺术作品为媒介的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辩证统一的运动,是民族舞艺术信息传递、沟通、实现的社会化过程,因此也正是民族舞艺术作品促成艺术消费新需求、艺术生产新动力的内在运行机制。同时,这一运行过程必然受到社会众多关系的制约和影响。随着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面对市场经济与高科技的双重作用,整个民族舞艺术传播过程充满着目的、意义和价值观念的冲突。于是,民族舞艺术传播的现代效应探究一方面从当前的传播条件和现状入手,另一方面是就艺术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民族舞艺术传播者、民族舞艺术信息、民族舞艺术传播媒介、民族舞艺术受传者和社会背景展开,最终分别提出符合现实情境的传播建议与对策。
迄今为止尚无对中国民族舞艺术的传播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的文章或专著,然而舞蹈类著作中已有少量独辟章节来论述中国民族舞艺术的发展,传播学理论著作当中也有涉及舞蹈艺术的论述。如《中国古代舞蹈史话》、《舞蹈艺术浅谈》、《风姿流韵:舞蹈文化与舞蹈审美》、《艺术传播学》、《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等等。以上多以探讨中国民族舞蹈的定义、形态与类型、美学特征与艺术传播等方面予以研究。此外,也有很多学位论文,期刊论文从舞蹈的电视传播、网络传播、舞蹈的受众研究等方面来从某个角度对中国民族舞的传播进行评析,如《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关于少数民族舞蹈发展的探索》、《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电视生存》、《现代传媒带来的审美观念的转型》等。上述研究成果对于本论文的研究都提供了的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 高椿生:《舞蹈艺术审美讲座》[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7
[2] 刘青弋、贾安林:《中外舞蹈作品赏析第一卷》[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9
[3] 于平:《舞蹈文化与审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
[4] 孙景琛:《舞蹈艺术浅谈》[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1
[5] 王克芬:《中国古代舞蹈史话》[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3
[6] 戴元光,金冠军:《传播学通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8、120页
[7] 沙莲香:《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像世界之谜》[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8] 焦福民:《后台时期戏曲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4
[9] 于平:风姿流韵:《舞蹈文化与舞蹈审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0] 何群:《试论艺术传播及其方式》[J],齐鲁艺苑,1997.2
[11] 电子文献:《古典舞身韵及其审美特性》[EB/OL],http://www.05005.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66413,2008-7-10
[12] 黄秋野:《谈舞蹈演员情感的培养与展现》[J],艺术教育2009. 10
[13] 何娟:《论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时空关照》[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7第27卷第三期
[14] 华措:《从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遗存想到的》[J],福建艺术,2008.1
[15] 李韵葳:《沉淀•融合•并存——中国民族舞蹈之我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
[16] 石裕祖:《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5.2
[17] 肖灵:《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的教学》[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1
[18] 贾凡、王维克:《以影视媒介传承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优势与不足》[J],作家杂志,2008.8
[19] 徐剑:《艺术传播机制及其现代效应探究》[D],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3
[20] 田宓:《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电视生存》[J],舞蹈世界,2006.5,P145
[21] 赵向欣:《中国民族舞蹈如何舞向未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第30卷第6期,P111
[22] 侯丽蓉:《关于少数民族舞蹈发展的探索》[J],剧作家,2008.6
[23] 李少斌:《略谈民族舞的民族化》[J],舞坛走笔,2005.9
[24] 李龙生、费利君:《论艺术传播的特点与界域》[J],艺教观察,2007.6
[25]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
[26] 刘家亮:《试论艺术传播批评》[J],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27] 王少青:《文艺传播的特性与发展》[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8.4
[29] 盘剑:《接受美学与电视剧观众学》[J],电视剧,1999.1
[30] 陈鸣:《试论艺术传播的客体与主体》[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31] 朱铮:《论大众审美文化的拆解因素》[J],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32] 谢晓滨:《艺术传播与接受美学》[J],江西社会科学,1994.5
[33] 黄旦:《新闻传播学》[M],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
[34] 邵培仁:《艺术传播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5] 董学文:《现代美学的新维度》[M],北京大学出版杜,1990
[36] 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37] 周黔玲:《论电视舞蹈的艺术与传播维度》[J],今传媒,2009.5
[38] 张海鹰:《网络传播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9] 陈卫星:《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40] 江潜:《数字家园:网络传播与文化》[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41] 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导向》[M],新华出版社,1999
[42] 蒋晓娜:《网上“缪斯”——网络条件下的艺术传播》[D],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5
[43] 陈定家:《现代传媒带来的审美观念的转型》[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0.11
注: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爱华教育知识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