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相亲
世上最高级的自我侮辱,大概是相亲。
两个适龄又想要结婚的人,因为遇不到合适的对象,就衣冠楚楚地为自己打上“待售”标签,包好包装,摆在明码标价的货架上。
当两个人,甚至还有双方家长,在一个环境还不错的公共场所坐下,各自的心里都揣着一本需要明细对比的账:年龄,收入,学历,家庭背景,未来发展??
没有相对无言的砰然,回眸一笑的心动,只有相互交篇名片时心头细致逐一的比价过程:年薪怎样,家庭如何?结婚能摆多少桌?有哪些亲戚朋友能来,这些人中间,有没有以后能用得着的?
这样思路清晰明码标价的交易,应该去银行或者交易所,怎能发生在咖啡厅?
年轻人在没有跟人在一起生活之前,总是拍拍脑袋,想得很简单。不就是一起过日子么,跟谁过不是一样过。粗略那么一想,好像生活么,就那么回事。只要经济条件过的好,还有什么过不去。
殊不知,不只是贫贱夫妻百事哀,无爱的人在一起,一样百事哀。
两个互相谈不上了解,更谈不上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要怎样相互包容,动力在哪儿?是稳定的家庭生活,还是由婚姻带来的社会关系?我真想不出来。
(爱华阅读配图)
谁都有脾气不好的时候。
家里谁收拾,电费谁去缴,孩子哭了谁起床去哄,难过的时候有没有人陪你说话。当你不用为下一顿吃什么考虑的时候,还有无数琐碎的事情在等着你们两个人共同面对。
相爱的人在一起生活,暂且有数不尽的矛盾,何况两个只是经过“比价”,而决定在一起的人。
北京的离婚率已经一路飙升超过了50%,这跟一线城市巨大的生活压力,和伴随而来相亲活动,大概逃脱不了干系。
感情这东西,就像杯子里的水,泼出去一点就少一点。
如果你随随便便,东洒一点,西洒一点,很快就会撒没了。
有些人相亲是因为确实找不到合适的,有些人是因为找到了合适的,而家里人认为那不是合适的。因为种种个人或者外界的原因,现在相亲网站都越来越火。社会的压力使得婚姻不再是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的途径,而是解决生存问题的途径,长期饭票的保障,甚至是人生的跳板。
二。关于陪伴
网上有个姑娘,发了一条讯问,说自己和男友是大学同学,恋爱3年。现在毕业异地了。说现在自己身边的姑娘都找了成熟稳重优秀的男孩子做老公。感叹找个成熟稳重有前途的老公,是聪明女孩子的选择,现在她自己不知道怎么办了。很多人给她留言,大部分是希望她跟现任好好过。 有人反问她,什么叫“优秀”?有人对她说,那不是聪明女孩的选择,而是功利女孩子的选择。我不能同意更多。
而我更多感受到的,是因为异地而带给那姑娘的需要陪伴的状态。 异地,我也是是这么过来的。其实对于异地的恋人,最难熬的就是必须面对寂寞。
在此提供一个预防出轨的办法:在跟他人聊天的过程中,有意无意的经常提到那个Ta,这样即提醒自己,也提醒别人。
去看了《老钟的绿帽子(北京遇上西雅图)》,当文佳佳对着圣诞树嘲笑自己没有豆浆油条,但有很多很多包的时候,相信全场的观众都感受到了她那份渴求陪伴的心情。
物质带来的满足感,再大都是暂时的,而生活中大量的空白,需要陪伴去填满。
人,都忍受不了孤独。
愿所有异地的恋人,都能早日找到一个地方,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在一起”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