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车巷的故事 胡服骑射的成语故事

   关于胡服骑射的成语故事

  【成语】: 胡服骑射

  【拼音】: hú fú qí shè

  【解释】: 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的赵国,北方大多是胡人部落,他们虽然和赵国没有发生大的战争,但常有小的掠夺战斗。由于胡人都是身穿短衣、长裤,作战骑在马上,动作十分灵活方便。开弓射箭,运用自如,往来奔跑,迅速敏捷。而赵国军队虽然武器比胡人精良,但多为步兵和兵车混合编制,加上官兵都身穿长袍,甲胄笨重,骑马很不方便。因此,在交战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鉴于这种情况,赵武灵王就想向胡人学习骑马射箭。要学习骑射,首先必须改革服装,采取胡人的短衣、长裤服式。

  于是,武灵王于公元前302年开始改革。他的做法首先遭到以他叔叔公子成为首的一些人的反对。武灵王为了说服公子成,亲自到公子成家做工作,他用大量的事例说明学习胡服的好处,终于使公子成同意胡服,并表示愿意带头穿上胡服。公子成的工作做通之后,仍有一些王族公子和大臣极力反对。他们指责武灵王说:“衣服习俗,古之理法,变更古法,是一种罪过。”武灵王批驳他们说:“古今不同俗,有什么古法?帝王都不是承袭的,有什么礼可循?夏、商、周三代都是根据时代的不同而制定法规,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制定礼仪。礼制、法令都是因地制宜,衣服、器械只要使用方便,就不必死守古代那一套。”武灵王力排众议,在大臣肥义等人的支持下,下令在全国改穿胡人的服装,因为胡服在日常生活中做事也很方便,所以很快得到人民的拥护。

回车巷的故事 胡服骑射的成语故事

  武灵王在胡服措施成功之后,接着训练骑兵队伍,改变了原来的军事装备,赵国的国力也逐渐强大起来,不但打败了过去经常侵扰赵国的中山国,而且还向北方开辟了上千里的疆域,成为当时的“七雄”之一。郭沫若无其事961年秋游丛台时曾赋诗一首,诗中说到“骑射胡服思雄才”,便是引用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改革的史绩,这段事实见诸于《史记.赵世家》。如今,“胡服骑射”已经成为了改革的同义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7522671/413459197.html

更多阅读

数学家的故事——胡和生 数学家的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胡和生胡和生于1928年出生在南京市一个艺术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画家。她从小耳濡目染,聪明好学,画感、乐感很强,祖父和父亲特别喜欢她。读小学和中学时,她不偏科,文理兼优,这些对她后来从事数学事业帮助很大。胡和生虽然

六尺巷的故事 六尺巷的故事概括

安徽桐城六尺巷六尺巷的故事少时,读过一首讲谦让的打油诗,一直很喜欢该诗大白话的形式和深奥的道理。时过近四十年依然清晰地记得。最近,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去台湾参访,也专门在讲话中提到这首诗,意寓海峡两边的为政当局都要相互谦让,不

马镫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马镫谁发明的

请跟随我一起走过我们祖先伟大而光荣的历史。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时确实没有马镫。  秦始皇的兵马俑是最有价值的实物例证之一,可以看出马未都说的是正确的,那时也没有马镫。  甘肃某汉墓出土的东汉铜骑马武士俑证明东汉马

胡服骑射 规模型企业的“胡服骑射”与“尊王攘夷”

为何古人有“一将难求”的感慨却没有“一相难求”的困扰?为何将领如果挨骂通常因为能力原因被骂无能,而宰相挨骂通常因为人品原因被骂奸相?因为将领处在完全竞争市场中,需要克服诸多不可控因素取得对外的胜利,简直神一般的存在;而宰相则

声明:《回车巷的故事 胡服骑射的成语故事》为网友赴一场情深似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