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歌读后感2000字 青春之歌读后感

 青春之歌读后感:

  《青春之歌》是当代女作家杨沫的代表作,这是一部描写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学生运动的优秀长篇小说。小说以“九一八”事件到“一二九”运动的北平爱国学生运动为背景,描写了一群青年知识分子的生活道路,塑造了林道静这一形象,概括了30年代一部分知识分子所走过的道路。

  小说主人公林道静生于地主家庭,生母是地主的姨太太,后来被地主害死。道静年幼丧母,又饱受林家的凌辱与虐待。这样的生活养成了她孤僻倔强的性格。但她其实是一个非常善良的姑娘,对劳动人民,她会表示深切的同情;对于生活,她渴望着“独立”做“自由的人”,同时,她也不愿被小资产阶级的感情所羁绊。

  记得有一章中写道关于在北戴河,道静看到一个生病的补渔网女的事,这个女人,因为饥饿无法生存,她抱着自己的孩子投海自尽,而有钱人、洋人却惬意地给小狗喂鲜牛奶,我那时是怎样的出离愤怒啊!真是无法言喻!更何况对处于这样一个阴暗、无耻、肮脏社会的林道静,她该是怎样愤恨和无奈呢,可对于林道静,这样一个弱女子来说她又可以做一些什么来改变呢?

  当她遇见余永泽以为找到依靠时,却突然发现她的爱人并不像她原来所想的那么美好,他那骑士兼诗人的超人的风度在时间面前已渐渐全部消失。这仅仅可以从他在同一天对待两个身份地位不同的人的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这么件小事中体现出来。而且他贪生怕死还,还反对道静参加革命。余永泽,他原来也只是个自私平庸只注重琐碎生活的白面书生。呵,这命啊,把道静推到怎样的一个绝路上了啊!

青春之歌读后感2000字 青春之歌读后感

  林道静可以说是处处碰壁,但她一直在奋力反抗着这个社会带给她的不满,她一直勇敢地反抗着……当林家夫妇想利用道静来赚钱送她去读书,再找个人嫁个好价钱时,她抵抗着,最后终于与亲人断绝了关系,选择了离家出走。几经坎坷,道静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在革命工作者的指引下,走上了革命之路。因为她在之前充分感受到了这个社会的黑暗与衰落:大官、富人所谓的衣冠楚楚下的贪财好色,乞丐流氓的低俗下流,使她一心向着革命,与众多革命战士一起为新的社会努力着。

  《青春之歌》以它青春的节奏行进着,主人公林道静也慢慢改变着,她不再是一个人,她不再是一个弱小的女子,她逐渐变得坚强、勇敢、独立,她不怕人们的疏远甚至于完全孤独,不怕亲戚朋友带给她的痛苦与打击,甚至不怕与丈夫余永泽长久的美好关系断裂,直到分离。对革命的热情,致使她坚持着,哪怕就在死神面前!!

  读着它,我只能紧跟着它的节奏,像心跳的节奏一样,有时更快,快得让人窒息。读这部作品就像回到了那个时代,你不可能停下来,那个时代不让你停下来,它会一直催着你前进、前进!这就因此构成了它独特的青春舞步——催人奋进。这,便是不一样的青春!

 

  只要你还有一点点青春的气息,就可以因此而点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7551371/75313425.html

更多阅读

青春之歌的作者杨沫的故事 青春之歌杨沫诗朗诵

《青春之歌》作者杨沫的故事杨沫祖籍湖南湘阴,生于北京富有的家庭。她爸是海龟,母亲也颇有文化。按说她该有一个富足阳光的童年与少年——然而,杨沫的父亲虽有才却喜欢包养二奶,母亲流连于赌场。所以,虽被仆人称为大小姐,但杨沫

夜莺之歌读后感 夜莺之歌读后感300字(3篇)

夜莺之歌读后感300字(篇1)我轻轻的合上书本赞叹道,我爱上了夜莺之歌这篇文章,里面写小夜莺的家乡被德国兵给毁了,报复了敌人。“小夜莺”它用自己的机智勇敢战胜了可恨的敌人。“人呢?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小孩子不慌不忙地回

声明:《青春之歌读后感2000字 青春之歌读后感》为网友预言与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