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手抄报资料大全 2015年春节手抄报黑板报资料大全

   小年

  小年并非专指一个节日,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节日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汉族主要的民俗活动有贴春联,扫尘,祭灶等。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称腊月二十三或腊月二十四的祭灶节为小年。也有不少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冬至也有地方叫作小年。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节日由来

  灶王爷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汉族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小年”。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汉族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宋代的范成大在他的《祭灶诗》中说:“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可以说,这首诗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古代汉族人民有关祭灶的风俗习惯。当然,这只是汉族民间的传说而已,是不足为信的。

  节日习俗

  祭灶

  小年这天,也是汉族民间祭灶的日子。汉族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汉族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扫尘土

  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

  剪窗花

  窗花

  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 ,狮子滚绣球 ,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

  贴春联

  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汉族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 牛似南山虎 、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洗浴

  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汉族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汉族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吕梁地区讲究腊月二十七日洗脚。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开水洗脚。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们也要帮她把脚擦洗干净,不留一点污秽。汉族民间传有“腊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脚。一个不洗脚,流脓害水七个月”的俗语。

  婚嫁

  过了二十三,汉族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春节习俗及其来历

  春节,是大家最喜欢的节日,也是很古老的节日。在那天,家家户户都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逛花街,小朋友和未婚的人收红包,还要放烟花鞭炮,舞龙舞狮,摆年橘,摆水仙,插鲜花……

春节手抄报资料大全 2015年春节手抄报黑板报资料大全

  这些习俗大家都知道,可是,这些习俗是怎样来的? 明朝时,海珠区的南部,芳村区的花地湾,盛产各式各样的鲜花,渐渐地把鲜花在春节时在市场上大量买卖,后来就流传了逛花街。

  舞龙舞狮又是怎样来历?传说在古时候,在广州有一头凶残的大狮子,常常窜到人家里吃人,有一位大英雄听说了这件事后,决定要杀了那头狮子,他带了两把刀,一刀就把狮子的头砍了下来,为了纪念杀掉狮子的大英雄,就产生了舞隆舞狮。

  新春风俗歌

  初一人拜神,初二人拜人,

  初三是赤口,初四人乞米,

  初五初六正是年,

  初七游花地,初八 八不归

  初九九头空,初十打春去,

  十一打仔回,十二搭灯棚,

  十三人开灯,十四灯火明,

  十五祈完灯。

  春节拜年十忌

  春节走亲访友是传统习俗,即可以加深感情,又能够增进了解。在我国,很多事情也是在走亲访友中顺理成章地解决的。但是,在我们这个礼仪之邦,春节拜年也有讲究,切记,切记!

  一忌突然登门

  春节拜年,哪家哪一天有客,一般都是有约定的,到亲戚、朋友家去做客,应该事先和主人打招呼,不要突然登门拜访,否则会打乱主人的时间安排,这是很不礼貌的。

  二忌失约

  约定时间后,不得随意迟到或不到。如遇上特殊情况不能赴约,必须及时说明原因。

  三忌无礼

  春节是喜庆的时刻,到主人家做客,要谦虚、恭敬、和蔼,进门后要主动与其他客人逐一打招呼。切忌独来独往,更不能傲慢无礼。

  四忌带病做客

  春节大吃大喝,有时难免患病,尤其是患有传染性疾病,最好不要去拜年,以免传染他人。

  五忌不讲卫生

  上门做客要注意仪表整洁,不要随地吐痰,乱弹烟灰,乱扔果皮、纸屑。

  六忌无稽之谈

  不要说些无聊的或低级下流的话,否则极易招至主人反感,喜庆的日子说不和谐的话当然不受欢迎。

  七忌喧宾夺主

  不要滔滔不绝地讲自己的事情,应围绕主人的话题来谈论,这是最基本的礼节。

  八忌贪杯

  做客时入席要随主人的安排,饮食不要狼吞虎咽,更不要贪杯暴饮。这一段时间大家的胃都挺累了,好酒好菜,胃也不一定能受得了。

  九忌久留

  做客不宜时间过长,否则会影响主人家休息和其他活动,春节大家都很高兴,走亲访友也挺累的,需要及时休息。

  十忌参赌

  做客时可参加一些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忌赌,以免伤和气或出现不愉快的情况。

  除夕的意思

  在我国传统农历中,每年的腊月三十日被称为过小年,家家户户除旧迎新,贴春联、贴门神、贴福字,高兴得不亦乐乎。然而,除夕的意思是什么呢?有什么特别的来历吗?

  农历一年最后一天叫“岁除”(俗称过小年),因常在农历腊月三十,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这一天的夜晚,即春节前一天的晚上,叫除夕。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之意,含有除旧布新的意思。

  一年的最后一天年三十晚上叫“除夕”。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布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

  除夕节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布新,消灾祈福为中心。古代官民各有活动,祈求来年万事如意。

  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除夕的来历

  史料: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有西晋周处的“风土记”等书。

  来源:“除夕”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击鼓驱逐“疫痨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

  神话:“除夕”,在民间称为“过年”。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

  人们在和“年”的斗争中发现,年怕红颜色、火光和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

  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晚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其它:“除夕”在古代还有许多雅称,如: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岁暮、岁尽、暮岁等,民间多俗呼“年三十”或“大年三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7554471/807047412.html

更多阅读

2017年春节手抄报大全 2017春节手抄报资料大全

 2017春节手抄报资料大全:  关于春节的诗句古诗:  春节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卖痴呆词》  (

欢庆春节的手抄报 欢庆春节手抄报资料

 春节手抄报资料:  贴门神  贴门神是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据说,大门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  在汉族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

小学生春节手抄报大全 小学生2016年春节手抄报资料大全

   小学生2016年春节手抄报资料大全 爱华配图  春节简介: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最热闹的一个古老节日。一般指除夕和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

我们的春节手抄报内容 我们的节日春节手抄报资料

 春节手抄报资料:  描写春节的好句子  1、翻开精美的日历,我细数着春节将要来临。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更是我期盼的佳节,因为只有这几天,我才能放下沉重的学习,放松自己的心情,淘洗着一年中最欢乐的日子。  2、过春

2014马年春节手抄报资料――春节习俗故事

   2014马年春节手抄报资料——春节习俗故事  春季礼仪  腊月廿九、三十(除夕)  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称之为“除夕”。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是人们

声明:《春节手抄报资料大全 2015年春节手抄报黑板报资料大全》为网友黑色指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