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花棠植人行道两侧、亭台周围、丛林边缘、水滨池畔等。海棠花制作盆景的材料,切枝可供瓶插及其他装饰之用。那么海棠花盆栽怎么种,以下就是爱华网小编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海棠花的特征
乔木,高可达8米;小枝粗壮,圆柱形,幼时具短柔毛,逐渐脱落,老时红褐色或紫褐色,无毛;冬芽卵形,先端渐尖,微被柔毛,紫褐色,有数枚外露鳞片。叶片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5-8厘米,宽2-3厘米,先端短渐尖或圆钝,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紧贴细锯齿,有时部分近于全缘,幼嫩时上下两面具稀疏短柔毛,以后脱落,老叶无毛;叶柄长1.5-2厘米,具短柔毛;托叶膜质,窄披针形,先端渐尖,全缘,内面具长柔毛。花序近伞形,有花4-6朵,花梗长2-3厘米,具柔毛;苞片膜质,披针形,早落;花直径4-5厘米;萼筒外面无毛或有白色绒毛;萼片三角卵形,先端急尖,全缘,外面无毛或偶有稀疏绒毛,内面密被白色绒毛,萼片比萼筒稍短;花瓣卵形,长2-2.5厘米,宽1.5-2厘米,基部有短爪,白色,在芽中呈粉红色;雄蕊20-25,花丝长短不等,长约花瓣之半;花柱5,稀4,基部有白色绒色,比雄蕊稍长。果实近球形,直径2厘米,黄色,萼片宿存,基部不下陷,梗洼隆起;果梗细长,先端肥厚,长3-4厘米。花期4-5月,果期8-9月。
海棠花盆栽的种植
取材于野生苍老的树桩,在春季未萌芽前采掘。有些主根深长的种类,在起掘后要及时剪除过长主根。树桩要带好宿土,护根保湿,如作长途运输,更要特别注意根部保湿,防止根须失水而影响成活。经过1-2年的养胚,待树桩初步成型后,可在清明前上盆。栽培桩景应选用浅盆。初栽时根部要多壅一些泥土,以后再逐步提根,配以拳石,便成具有山林野趣的海棠桩景了。 新上盆的桩景,要遮荫一个时期后,才可转入正常管理。为使桩景花繁果多,水肥管理应该加强。花前要追施1-2次磷氮混合肥;花后每隔半个月追施1次稀薄的磷钾肥,以促使果实丰满,减少落果
日常管理
浇水和施肥
浇水以盆土保持湿润为宜。干旱与盛夏天气还需对叶面和地面进行喷水,提高空气湿度有利于生长。忌盆内积水与淋雨,否则易烂根。冬季,盆土以稍偏干为好,每隔7天用清水喷洒叶片与环境,这样既增加湿度又能使叶片清洁。生长期间约10天施1次稀饼肥水;在孕蕾期追施速效的磷肥。施肥时注意,肥液勿溅到叶片上;开花期及冬、夏两季不宜施肥。
光照与温度
竹节海棠的生长适宜的温度为18~20℃,具有通风良好且有散射光的环境。高温季节需采取遮荫、通风、喷水等措施;冬天室温保持10℃以上为好,可置于阳光充足处。家庭莳养时,在生长季节每周要放到室外散射光下1~2次,冬季应放在向阳避风处。
绑扎与翻盆
由于竹节海棠植株较高大,需要用细竹等物设支架扶枝,以防倒伏。同时,每年春天需换盆、换土、修枝,将弱枝、重叠枝、残根剪掉。对已开花2~3年,过高的植株要实施短截,仅留茎部6~10厘米,让其重新萌发新枝。
海棠花的价值
食用价值
由于花色艳丽,一般多栽培于庭园供绿化用。木瓜海棠果实称为木瓜,果实成熟后带浓香,可入药,亦可加工后食用。苹果属海棠果实称为海棠果,味形皆似山楂,酸甜可口,可鲜食或制作蜜饯。
海棠含有糖类、多种维生素及有机酸,可帮助补充人体的细胞内液,从而具有生津止渴的效果。
海棠果中维生素、有机酸含量较为丰富,能帮助胃肠对饮食物进行消化,故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食积腹胀之症。
海棠味甘微酸,甘能缓中,酸能收涩,具有收敛止泄,和中止痢之功用,能够治疗泄泻下痢,大便搪薄等病症。
海棠中蕴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如糖类、多种维生素、有机酸等,可供给人体养分,提高机体免疫力。
园林价值
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
花尊贵”之称,在皇家园林中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玉棠富贵”的意境。海棠花棠植人行道两侧、亭台周围、丛林边缘、水滨池畔等。海棠花制作盆景的材料,切枝可供瓶插及其他装饰之用。海棠花对二氧化硫有较强的抗性,城市街道绿地和矿区绿化。
海棠花的诗词
《海棠》
作者: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这是一首咏海棠的诗。诗的头两句,描绘海棠所生长的富丽环境,表明海棠的珍贵。后两句写深夜也点燃蜡烛去欣赏海棠花,诗人爱花、爱美之情极为深切,这样做也够浪漫了。描写精致,用海棠比拟美人,更为生动。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作者:苏轼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到了明代,“风流才子”唐伯虎根据"海棠春睡"典故,丰富了想象,画了一幅《海棠美人图》有诗云∶
《题海棠美人》
作者:唐寅
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
自今意思谁能说,一片春心付海棠。
《春暮游小园》
作者:王淇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