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芳芳,有房有车,高白美,年过35,待字闺中。天天张罗着我们给她找对象,我们也在卖男孩的道路上一直加班加点,策马飞扬。她要求很具体,40以下,初婚,有房有车,身高180,最好是从事理科工作的,要会做饭。某日,我们终于网罗基金男一枚,通过严格检测都达标,欢天喜地地送了过去,恨不得直接圆房。
次日问感觉如何,闺蜜说:“感觉不错,人也温和……但还是算了。”
我都要怒了,努力平静口吻:“为啥呀?”
回答:“他有点喜欢抖脚。”
还有一对朋友,恋爱都谈了四年多,临到婚礼筹备阶段,分手了。我们一猜就中,果然是婚礼细节没有谈拢。女孩妈妈苦口婆心地说:“你现在想清楚了,你不是要一个婚礼,是要一种生活品质。最爱你的时候都没有卡地亚钻戒,该当女皇的时候都没当,一辈子的女仆一眼可见。”
一帮朋友没一个能说出句反驳的话,女孩哭得伤心,我们面面相觑。
2.
越了解世界,越懂得自己,要求越精确狭义;果酱面包和心灵鸡汤越来越难以平衡,承担的风险倒是越来越高;社会参与的建议越来越吵,选择越多却让人越无措。现代爱情,到底是让我们变得更加幸福,或者是更加不幸?
这真是个值得想一想的问题。
悲观阵营的人认为婚姻已经走向穷途末路,不断攀升的离婚率显示出道德败坏和责任感缺失;但乐观阵营的人持相反观点,离婚率攀升,恰好说明婚姻制度正在向更加尊重个体发展,婚姻像上世纪那样饱受禁锢才是悲哀。
不管怎样,婚姻关系在今天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不管娱乐节目风起云涌,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依然稳坐中国收视率第一的交椅;电视剧充斥的主题关键词逃不开婆媳关系、老少恋、剩女、离婚;法制节目越来越倾向于家庭调停节目。
现代婚姻,人们对它寄予巨大的热情和期待,在一点挫折之后,产生的失望又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候。
看过一篇美国婚姻发展史的文章,美国婚姻历史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850年左右的“制度化婚姻”,个体农户是最普遍的家庭形式,人们对婚姻的主要需求围绕着“吃、住、免受暴力侵害”;
1850年开始,男性越来越多出去打工,社会分工差别扩大,在足够的基础和条件后,人们追求“友伴式婚姻”;
1965年左右到现在,婚姻的制度色彩在淡去,美国人日益重视婚姻中的“探索、尊重和个人成长”,婚姻变成“自我表达阶段”。
所以,当我们喊出“我不一定要结婚,但我要因为你,成为更好的人”这句话的时候,只是在走别人走过的老路。这没什么不好,但问题是,我们追求的到底是“一开始就认定的完美”,还是“携手探索丰富多彩、纷繁复杂又激动人心的漫长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