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些人的营养反而跟不上,如钙质、蛋白质、维生素等等。那人们最缺的营养是哪些呢?下面小编总结出现阶段我国消费者最缺的四种营养。
奶类
调查显示,我国城乡居民平均每人每天奶类制品的摄入量为26.5克,远远低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建议摄入量100克。奶类是营养比较全面的食品,其中钙含量很高,并且容易被身体吸收和利用。钙摄入不足,骨骼健康就得不到保证。
研究显示,老年时期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发生,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奶类消费频率和总量偏低有关。还有研究发现,给生长发育中的儿童少年补充奶类,有助于身高和骨量的增长。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每天喝一杯200毫升左右的牛奶,乳糖不耐受的人可以选择酸奶,体重超重的人最好选择脱脂奶或低脂奶。
豆制品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平均每人每天干豆类摄入量为4.2克,豆制品摄入量为11.8克,远低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建议摄入量30~50克干豆和相当量的豆制品。我们强调大家多吃豆制品是基于近20年来国人膳食模式的变化。调查显示,国人吃动物性食物越来越多,导致脂肪摄入量过多,是导致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发的危险因素之一。
大豆类制品的特点是优质蛋白质含量高,不饱和脂肪酸占有一定比例。增加豆类的摄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动物性食物消费过多带来的肥胖风险,有效预防慢性病的发生。除了建议老百姓多吃容易消化的豆制品,我们也呼吁食品加工企业生产出更多口味多样化的豆制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粗粮
近20~30年,我国城乡居民粮食吃得越来越少,特别是粗粮减少的明显,这导致国人维生素B1摄入量从每天2.5毫克降到了1.0毫克。粗粮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研究显示,粗粮的消费量和慢性病呈"负相关"关系,多吃粗粮,患慢性病的风险就会小一点。值得一提的是,粗粮中富含的膳食纤维,可以增加胃肠蠕动,防止便秘,有效预防结肠癌。
建议每天吃50~100克(1~2两,干重)粗粮,学会粗粮细做和粗细搭配。粗粮细做有助于人们更好地适应粗粮的口感。其中熬粥的方式值得推荐,将红豆、绿豆等豆子和高粱米、薏米、燕麦、小米、黑米、大黄米、大麦米、荞麦米等杂粮混在一起煮,既简单又好吃。还可以做些杂面食品,把小米、玉米、荞麦等杂粮磨成面,和白面混在一起,做成馒头、面条或煎饼,更容易让人接受。
水产品
我国居民的水产品消费量一直较低,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平均每人每天鱼虾类的摄入量为29.6克,远低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75~150克。水产品含优质蛋白质多,脂肪含量相对猪肉等红肉低,而且含较多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促进大脑发育,维护心脑血管的健康。
因此,建议大家经常吃些水产品,一个礼拜两三次为宜,最少也要做到每周吃一次,三文鱼、黄花鱼、小平鱼等水产品都不错。鱼最好的吃法是清蒸或炖煮,尽量避免煎炸。
当人体营养缺乏时,常会出现一些警告信号或症状,利用食物补充缺乏的营养素,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妙法。
注: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爱华养生知识栏目,爱华生活群:224974371欢迎你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