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传读后感400字大全(8篇)
【篇一:《贝多芬传》读后感】
今年暑假,爸爸让我看了一本书,是插图版的《贝多芬传》,书中贝多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始终坚持不懈地创作音乐的精神让我记忆深刻。
贝多芬出生在德国波恩的一个破旧屋子里,童年时,他经常填不饱肚子,却如饥似渴地学习音乐。经过努力,他25岁时终于开始崭露头角,不幸的是,从26岁开始,他的耳朵渐渐的聋了。这对于音乐家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没有听力音乐家连音符都听不到,他怎么创作音乐呢?但贝多芬没有灰心,没有退缩,耳朵听不见了,他就用一支小木杆,一端插在钢琴箱里,一端用牙齿咬着,靠牙齿感觉木杆传来的震动来“听”音。正是凭着对音乐的热爱,凭着坚强的决心和坚韧的毅力,贝多芬创作出了《英雄交响曲》等许多著名的作品,贝多芬也和他的音乐一样传遍了世界各地。
贝多芬真是了不起啊!和他相比,我要幸福的多,不会经常饿肚子,能够坐在宽敞的教室里学习,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不把学习成绩提高呢?
我要从现在开始,以贝多芬为榜样,热爱知识,刻苦学习,不怕困难,不懂就问,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八好少年”,长大了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篇二:《贝多芬传》读后感】
当我看完《贝多芬传》的时候,我已知被贝多芬一种无形的力量震撼了。路德夕·凡,贝多芬一七七零年二月十六日出生于可隆附近的波恩一所破旧屋子的阁楼上。贝多芬的父亲是一个不聪明而酗酒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一个仆人,一个厨子的孩子,贝多芬的童年是艰苦的,不像莫扎特般享受过家庭的温暖,开始,他的人生是一场残酷而艰苦的斗争,他20岁就离开了家,到外面谋生,当他在音乐界崭露头角的时候,他的耳朵都又几乎聋了。但是,他凭借着对音乐的深厚情感和超人的天赋,创作了举世文明的钢琴奏鸣曲与交响音乐曲,成为了一代音乐家,他最终用痛苦换来快乐。
他,靠着自己不变的信念,完成了人类的梦想,在32岁那年,他甚至把遗嘱都写好了,在看他遗嘱的时候,我发现贝多芬竟有些“如果真的去了,是比现在更快乐些”的念头,面对残酷的命运,他最终还是没有低头。是的,假如他在稍稍自私些,他定会就此撒手归去,摆脱一切愁苦,但是,他仍然渴望痊愈,偏偏希望“可怜的人类”快乐幸福。于是,这天生的性格给予他无比的意志,把死神和解脱又拒之门外,开始了苦难的历程。当痛苦与日俱增的时候,积聚到他无法承受的时候,就如潮水般倾海而出,成为一部伟大的作品,他的血与泪的结晶。
贝多芬,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在书的前页提到过这样一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肌,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一个英雄,注定就要承受超乎寻常的苦难,这,已经成为一条不变的真理,每个伟大的诞生是和超乎常人的牺牲换来的,我们不得不承认,摆在贝多芬面前的无非是让他生命走到尽头的牺牲,可他终究抱着自己的梦想踏上了这条路。
一个不幸的人,当贫穷、残废、孤独,都袭他而来的时候,当世界不给他欢乐、声音的时候,—贝多芬,他却将这一切给予了世界,就像罗曼罗兰说的那样,“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而我了解的是一个伟大的贝多芬。
【篇三:读贝多芬传有感作文】
贝多芬,一个一点儿也不陌生的人名,但事实上,我是前阵子才真正地接触到他。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把我带到贝多芬的世界。
《贝多芬传》是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着名的人物传记之一。这是一颗受伤后近乎窒息的心灵勃发而出的一曲激昂的交响乐,是对音乐艺术大师贝多芬一生的真实素描。贝多芬所处的年代,正值旧的毁灭与新的勃发交加,他的成功掩隐着无可言说的苦痛,他的一生就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与多难的命运斗争的过程,那是“苦难铸成的欢乐”。
这本书主要讲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的赞歌。从诞生之日起,它就以其独特有的旋律震撼着世界,使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的心里中掀起了狂澜。
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罗曼。罗兰以极其丰厚而卓越的创作,发展了传记文学的体裁,成为了20世纪的一道风景线。
我十分佩服罗曼·罗兰,把书中的人物详细的写了出来,活灵活现的展现了人物的特点,以及值得我们引以为荣地方,如贝多芬在耳聋的情况下仍保持着不屈不挠的高昂的斗争精神,巨大的创造力和高尚的道德标准,有一个伟大的人格对讨厌的人也会忍耐,他虽是不幸的人,但他却创造幸福给予世界,
他的一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只要你愿意付出,成功一定会来到你的身边。
【篇四:贝多芬传读后感】
“自我认识贝多芬以来,没有哪一天能同11月中这致命的一天相比。”
现在的贝多芬生存路上一落千丈般的不顺人意,甚至为一个面包而窘迫地创作,每个创作花费了他三个月的精神!但他可以保证,每一个他心爱的孩子都是呕心沥血的杰作!
尽管是这样也无补于事,没有遇到懂得发掘天才的人,他只能是可怜虫,非常毫不起眼的。
继他侄子卡尔自残一事之后,加快了他生命的结束。
他是颓丧绝望的,又是向往希望的。
因为他再次振作起来,无依无靠更要自己打拼。就是要有着这不甘愿输给命运的信念,在他此起彼伏的人生中划出另一个辉煌的高潮时代!
1824年5月7日,《第九交响曲》在维也纳举行首场演出,场面盛况空前。观众们连续鼓掌五次:在这个严格的礼仪之邦,就连皇族驾临,按照惯例也只是鼓掌三次致意。交响曲令观众听得如醉似狂,许多人都为贝多芬生存的毅力还有信念而感动!
一次一次的堕落,一次一次的光辉,演奏着贝多芬的生命曲!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多么动听的音乐灵魂啊!
掌声鼓舞着他活下去,或许会有更多有价值的事情等着他。也许是平反,为下层人士而悲,为将来的人们所庆。一切得一切使他不再畏惧死亡。
终于,才刚踏上事业的步伐不久,死神也无情地要来为他画上最后句号。
屹立的巨人跪给了生命,病倒时候只求侄子找来医生,这个没心没肺的家伙竟然忘了一干二净,随便找医生敷衍了事。情况越来越糟糕,眨眼便已危在旦夕。
“我多想跟你谈谈!但我的身体极为虚弱。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心里拥抱你和你的洛申。”贝多芬在给韦格勒的信中写到。
在一场暴风雪中,伴随着刺骨的北风,贝多芬惋惜地离开了人世。
亲爱的贝多芬!有多少人颂扬过他艺术上的伟大。他身上散发出来的一股勇气,一种斗争的欢乐,一种与上帝、大自然同在的陶然醉意,深深地感染了我们!在他身上获益良多的正是我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