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恋爱的事,我和L走得比较近。然后又因为失恋的事,我们走得更近了。一段时间我们几乎保持着每晚煲电话粥的习惯。
昨晚给L打电话,她说分手了。我们便聊起了两个男人,聊起了爱情,聊起了在这段关系中我们学到了什么。
我们在这段感情中,都极其地投入,较之以前的感情,投入了太多的心思,并且一再求证,可最后却把自己搞的身心疲惫。L做了最后打算,提出了分手,男人依旧无动于衷,所有的事就那么轻描淡写地过了。她得赌一把,可能以两人真正的分手为代价。我们互相安慰着,如果真这么失去了,那也就没什么好耿耿于怀的吧。
我和L都有早睡的习惯,十一点左右就把手机关机了,可恋爱之后,整夜整夜的不关机,在期待着什么,又以失望终结。在这无休止的期望之下,我们对这份感情越来越没有自信,越来越觉得太累了。
之前的关系中,我们大多处于被动的一方,所以不能理解别人那种随时想要黏在一起的感受,压根也不能理解那种你一句肯定,我便生死追随的豪言壮志。这一次体验了之前没有过的感受,也明白,人痛了也就懂得放手了。
于是,开始反思这段关系中,我们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翻开克里希那穆提的文章,他写:“ 一心追求安全而稳固的人际关系,必然会引发哀伤和恐惧;愈追求安全感,愈会招致不安全的感觉。有没有任何人际关系使你感到安全过?我们大家都渴望爱与被爱的保障,但如果我们一心只想追求自己的安全感和自己特定的途径,那算是爱吗?我们不被人所爱,只因为我们不知道如何去爱。”因为特别在乎他们,这段感情中我们不断寻求安全感,一再确认,一再论证,希望他们给予我们更多的承诺和正面的回应,即使明明知道所谓的承诺大多只是说说罢了,我们还是执意的希望得到确认。或许是沟通方式的问题,或许是思维模式的差异,这样的论证,反而让他们觉得我们幼稚了,也正如克里希那穆提所言,在反复寻求安全感的旋窝中,我们反而更加没有安全感,最后在“我到底懂不懂爱”的疑惑中,变得更加没有自信。
我们总是希望能得到对方的爱、关注、赞同、支持和尊重,不厌其烦地通过各种方式,来不断地确定和对方的这种亲密关系的程度。很多人穷尽了大量的时间都在“考察”对方是否在乎自己,是否爱自己,并以此来确定彼此是否能继续安全的发展下去。如果对方能及时回应你,那彼此一定非常在意对方的感受,表明彼此有很好的感情基础。而很多不幸福的关系就是你一直不曾在对方的言语或行为中找到这种关于爱的确定性答案。
每一次的经历,都是一次关于爱的学习过程,幸福就在我们的转念之间,不要执念于自己的“困顿”。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对两性关系做了长达十六年的研究,他的结论却和我们以往的认识产生了巨大的差异,他说:恰恰是那些油盐酱醋的小事,反而能有效增进两人的感情,并决定两人的亲密程度和关系的发展。而太多人的争执正是因鸡毛蒜皮之事引发情感的决裂,因为我们并没有在意平凡的生活细节中正孕育着最大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