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女孩开始谈恋爱,她的父母很生气。妈妈充满怒意地质问她:“你对他够了解吗?什么都搞不清楚,就要谈恋爱!”
这个不服气的女孩,倔强地瞪着妈妈,顶嘴说:“那你了解爸爸吗?”
我猜想她的确有点冲动,爱得不够理智。但谈恋爱,不是买电脑,喜欢对方时只要有好感就可以成交,不一定要追溯对方的祖宗十八代、兴趣嗜好……更何况爱情的细节,比电脑的规格,还要复杂很多,很难在交往之前,了解透彻。
从前,我以为谈感情就是要彼此了解。如果对方很愿意分享过去的人生,我会心存感谢,原来是那些我来不及参与的岁月,形塑了眼前的这个人。倘若,对方说得很少,甚至避重就轻,我会有点遗憾,然后暗自观察,希望能有多点了解。
后来,我发现那样的相爱方式,彼此都会很累。一个人,是永远了解不完的。就算你了解了他的过去,那又怎样?按照过去的轨迹,未必可以推测出类似的未来。人,都是会改变的。你对他的了解是进行式,他的改变也是进行式,你好奇不完,也了解不完。
与其用“了解”去经营感情,不如以“接受”去维系关系。无论对方变成什么样子,你都欣然接受。若要让感情恒久,接受比了解重要。
当你无法接受,于是接受变成忍受,有一天再忍受不下去了,爱情就结束。
我慢慢学会,宁愿爱对方,犹如冰山的一角。如果他愿意,时间到了,就会浮现更多真相让我看见。假使没有那个机会,就让我爱这座冰山的一角,爱我所看见的部分就好。
也许在水面之下,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我所不知道的,正因为还有那一大部分的未知,反而让我懂得戒慎恐惧,也存着期待与好奇。
当爱情出现在偶像剧里的时候,通常是“因为误解而结合,因为了解而分手”。所幸现实的人生,没有那么多的戏剧张力,大部分的人在谈恋爱之初,都是希望彼此有多点了解。
至于要了解到什么程度,才算爱得够投入呢?这个问题是没有答案的。如果你理智到非要了解到某个程度,才能更全心投入爱对方,那也不叫爱了。
爱就爱了吧。如果幸运的话,你们有半生的时间,可以慢慢了解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