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逃逸不构成犯罪的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吗

  严格来讲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并不是一定就会构成犯罪,但如果构成犯罪的话,往往也就是大家熟知的交通肇事罪。那么,你知道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吗吗?下面让爱华网小编给大家介绍这方面的内容,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一、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吗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是指以下情况:

  1、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运输肇事中因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2、尚不构成犯罪,是指交通事故未达到以下情形:

  (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4)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5)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6)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7)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8)严重超载驾驶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3、违反本规定的处罚

  可处200-2000元罚款,记12分,并处15天以下拘留。

事故逃逸不构成犯罪的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吗
  二、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处罚

  责任认定重。按《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在交通事故中,肇事司机可能无责任或只有部分责任,但如果逃逸,导致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司机就要负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

  损害赔偿重。按《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赔偿费用少则几千块,多则上万元甚至于几十万元,如肇事车辆投保了第三者责任险,发生交通事故后,赔偿时,保险公司有先予支付的义务。但如果肇事车辆逃逸,按《保险合同》约定,保险公司就不再承担保险责任,车主要承担全部的赔偿费。

  行政处罚重。按照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第2款规定,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司机,不论其造成交通事故后果的大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都将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

  刑事责任重。根据《刑法》第133条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肇事后逃逸的,属法定的加重情节,伤者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的可判7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伤者没有死亡,机动车驾驶员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将撞伤者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伤者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严重残废的,则构成了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按《刑法》规定,将会受到更加严厉的处罚。此外,法律还规定,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乘车人指使肇事司机逃逸,致使伤者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上述人员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7939171/497201717.html

更多阅读

不作为犯罪就一定是过失犯罪吗! 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

不作为犯罪的比较研究作为一般原则,刑事责任不能加诸不作为者身上。因此,当你看到一个盲人正行走在悬崖边上,因为你没有及时警告而致使其坠入万丈深渊,你不将被认为实施了犯罪,因为你没有法定的义务去提醒他。即使对盲人大喝一声以提醒他

犯罪概述 不作为犯罪 不作为犯罪-概述,不作为犯罪-类型

不作为是相对于作为而言的,由于不作为的复杂性,其一直是行为理论上争论的焦点问题。“无行为则无犯罪”的刑法格言决定了行为在犯罪构成中的重要意义,不作为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促使行为理论不断完善。与作为犯罪相比,不作为犯罪本身有

不构成肇事逃逸的认定 包庇罪 包庇罪-构成条件,包庇罪-认定

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本罪为选择性罪名,具体包括窝藏罪和包庇罪。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窝藏或包庇犯罪人的行为。窝藏,是指为犯罪的人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

刑法过失犯罪 刑法中有哪些过失犯罪的类型

  过失犯罪指在过失心理支配之下实施的、根据刑法的规定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过失犯罪行为本身是错误行为,即属于不适当的、应当受到谴责的行为。下面由爱华网小编为你详细介绍刑法中的犯罪过失的相关法律知识。  刑法中有哪些

声明:《事故逃逸不构成犯罪的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吗》为网友微笑让我勇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