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惊蛰。惊蛰过后,大地回春,万物复苏。这也是人体养生的重要时节。 专家认为,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渐上升,如果养生不当则可伤肝。此时的养生应当顺乎阳气的升发,使自身的精神和气血也像春日那般畅达,生机盎然。下面小编为你介绍春季养生小贴士都有哪些?
春季养生小贴士
穿:上厚下薄,恢复活力
很多人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脱掉冬装,换上春装了。不过,在惊蛰时节,气温虽然开始升高,但温差却很大。如果现在就脱掉棉衣,穿得太薄,很容易感冒。 着装要以上厚下薄为原则,这样可以保护体内的阳气。上装依然保持冬日的大衣或轻薄的羽绒服,下装可以换为春装和便装鞋,让自己行走起来感觉轻松一些,恢复活力。
居:通风开窗,清洁居室
冬天天气冷,很多人都因为暖气,紧闭门窗,空气循环不好,室内很容易滋生病菌。惊蛰期间,天气渐渐暖和起来,中午气温高的时候,可以多开窗通风。阳光好的时候,晒晒被子、床品,让阳光帮你消毒。给居室来个大扫除吧。
食:食藕食梨,健脾润肺
春回大地,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此时应该注重健脾润肺,多吃梨和藕。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实火的人适合选择生吃,而虚火的人适合吃蒸梨,将梨与川贝、冰糖一起蒸45分钟即可。不宜食寒。此时饮食起居还要注意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
养:面向东北,早睡早起
春季养肝,要注意早睡。因为凌晨一点至三点的时候,即丑时,是肝经当令,也是肝脏排毒的最旺盛时期,此时若不让身体进入睡眠状态,肝脏就无法完成代谢废物的任务。
睡觉最好面向东北,此时天地的气是最养人的。人体的生物钟会根据日照光线的变化来适应调节,面向东北方向睡眠,等早晨第一缕阳光晒在身上的时候,人也会比较容易自然苏醒。
春捂的六个“不
不湿:居室每天中午要开窗通风,被褥和衣服要保持干燥透气,春季多穿纯棉的宽松衣服,可避免发生湿疹。另外,不要选择潮湿的地方进行锻炼,运动出汗后要及时擦干。
不酸:春天饮食应“省酸增甘”,因春天本来肝阳上亢,若再吃酸性食物,易导致肝气过于旺盛,而肝旺容易损伤脾胃,所以,春季饮食忌酸。酸性食物有羊肉、狗肉、鹌鹑、炒花生、炒瓜子、海鱼、虾、螃蟹等。宜食用甘温补脾之品,可多吃山药、春笋、菠菜、大枣、韭菜等。也可用山药和薏米各30 克,小米75克,莲子25克,大枣10枚共煮成粥,加少许白糖当主食长期食用。
不冻:春季气候忽冷忽热,要遵循“春捂”之说,不宜马上脱下棉衣,换装时应遵循“下厚上薄”的原则,先把上衣减掉一些,裤子可晚一些减,下身宁热勿冷,以助养阳气。特别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老年人、有痛经史的年轻女性,初春时要尽量使身体“不冻不寒”。
不静:春天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人体应该借助这一自然特点,重点养阳,养阳的关键是“动”,切忌“静”,人们应积极到室外锻炼,但是老人春练不要太早,应在太阳升起后外出锻炼,锻炼前应喝些热水、牛奶、蛋汤等热汤饮,同时运动要舒缓。
不怒:春季是肝阳亢盛之时,情绪易急躁,要做到心胸开阔,身心和谐。心情抑郁会导致肝气郁滞,也使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精神病、肝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不妄:老人本来阳气相对不足,而春天是养阳的大好时机,如情欲妄动而房事较频,会耗气伤精,进一步损伤阳气,因此人们特别是老年人在春天应适当节制性欲。
春季梳头养生 有讲究
晋代“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所著《养生论》中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说的就是春季很适合梳头养生。
通过梳头,可疏通经络气血,起到滋养和坚固头发、健脑聪耳、散风明目、防治头痛等作用。隋朝名
医巢元方指出,梳头有通畅血脉、祛风散湿、使头发不白之作用。http://www.sunloading.com.cn 苏东坡对梳头促进睡眠更有深切体会,曾说:“梳头百余下,散发卧,熟寝至天明。”
春天梳头非常符合春季养生之要求,因为梳头能通达阳气,宣行郁滞,疏利气血,清利头目,当然也就能强身健体了。
不过,梳头养生是有讲究的。
第一要全头梳,不论是经头中间还是头两侧,都应从额头的发际开始,一直梳到颈后的发根处,每个部位起码梳50次以上方有效果,上限以自己感觉舒服为准。
第二是时间以早晨为佳,因为早上是人的阳气升发之时。
第三是用牛角梳、玉梳、木梳最好。除梳头外,配合揉搓按摩脚部的涌泉穴、太冲穴更好。若有头痛,可配合揉搓按摩手部的合谷穴、风池穴;失眠则配合揉搓按摩腿脚部的涌泉穴、三阴交等。
安度盛夏 清淡 清凉 清静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炎暑将临,应顺时养生以避虚邪、远疾病,安度盛夏。
《黄帝内经·素问》中指出:“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夏季阳气盛于外,是阳气旺盛、万物生机活跃的季节,我们应顺应这一时令特点,调精神: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要平和愉悦,免生燥热,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热助热,火上加油。
巧运动:宜通过有益的文体活动来活动筋骨,调畅气血,养护阳气。运动要循序渐进,严格控制运动量,不要过度疲劳。
慎起居:夏季自然界万物生长旺盛,起居也应随之作适应性调节,如清晨早起,洗漱后在室外清静处散步、慢跑,呼吸新鲜空气。午后可根据个人情况补足睡眠,中午人体散热量大,午饭后又昏昏欲睡,通过短暂午睡小歇,可以避开中暑高峰,又可补充夜间睡眠不足。
勿贪凉:应科学纳凉,避暑避日。老年体弱者阳气不足,如长时间对着电扇吹或久居空调室内,反会感到头晕脑涨,四肢疲乏,精神困倦,更容易导致受凉感冒等病症。
节饮食:夏季天气湿热,应注意饮食调节,切勿极饥而后食,食不可过饱。亦忌极渴而后饮,饮不宜过多。
饮食养生宜清淡
夏季饮食宜清淡,少食肥甘厚味,多食豆类食品,如绿豆、赤豆、扁豆、豆制品等·,以解暑利湿、健脾益肾。夏季饮食还要注意防中毒,盛夏细菌繁殖迅速,食物易腐败,70%的食物中毒发生在夏季,应慎重饮食,避免腹痛、吐泻。
运动养生宜清凉
夏季气候炎热,人体阳气外浮,易感受暑邪。因此夏季运动养生要避暑气,选择清凉环境。高温炎热及伏天不宜远途跋涉,以免伤津耗气。可以选择在比较凉快的地方早晚练习中医的养生功,或漫步于江边湖畔,或在草木繁茂的园林散步,总之要多亲近大自然,不能因为怕热而只在有空调的健身房活动,在大自然中运动的收获是室内运动所无法相比的。
情志养生宜清静
盛夏酷暑蒸灼,人容易烦躁不安,生气易怒。首先要使心情平静,切忌烦躁不能自制,因躁生热,心火内生。要使心情像清澈平静的湖水一样,“静养勿躁”,避免因情志不畅诱发疾病。还宜适应“无厌于日”的特点,长昼酷暑,伤津耗气,人易疲乏,情易烦腻。善于养生之人,需顺应夏天阳气旺盛的特点,振作精神,勿生厌倦之心,使气宣泄,免生郁结。所谓“使志无怒”,是要人注意调整情绪,莫因事繁而生急躁、恼怒之情;所谓“使气得泄,若所受在外”,即气之宣泄平和、畅达,如其所受在外一样舒畅。夏季养生,调节情志为先,应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处事不惊,遇事不乱,凡事顺其自然,静养勿躁。 谷雨节气的由来
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每年4月20日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下而上也”,故此得名。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所以说“春雨贵如油”。在这个春季将尽、夏季将至的季节,池塘里的浮萍开始生长,春茶也在这个时节前后采收。此时此刻,给人一种万物生长、蒸蒸日上的景象,正所谓“一年之季在于春”。
关于谷雨节的来历,据《淮南子》记载,仓颉造字,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黄帝于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并号召天下臣民共习之。这一天,下了一场不平常的雨,落下无数的谷米,后人因此把这天定名谷雨,成为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
但是,在民间,陕西省关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在四千多年前,轩辕黄帝急需一位掌管史料的官员史官。一天,黄帝发现了德才出众的仓颉,任命仓颉做了史官。他以结绳记事,国家大事记得清清楚楚,很受黄帝赏识。后来结绳记事日显落后。一次,仓颉随一个猎人外出狩猎,猎人指着地上留下的各种野兽的踪迹讲述野兽的去向。仓颉深受启发:“一个足印代表一种事物呢!”回家后,仓颉便打点行装外出考访。他爬山涉水,不耻下问,把看到的各种事物都按其特征表示出来。依类象形,始创文字。因他制字有功,感动了天帝,当时天下正遭灾荒,便命天兵天将打开天宫的粮仓,下了一场谷子雨,天下万民得救了。
仓颉死后,人们把他安葬在他的家乡——白水县史官镇北,墓门刻了一副对联:“雨粟当年感天帝,同文永世配桥陵。”人们把祭祀仓颉的日子定为下谷子雨的那天,也就是现在的“谷雨节”。如今,每逢谷雨节这天,白水县史官镇一带都举行拜仓颉的庙会。